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宋桓帝- 第9章 勾心斗角(2/2)

文/温毅阳
宋桓帝 | 本章字数:1447  | 宋桓帝txt下载 | 宋桓帝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重生北宋之杨家九郎精灵之开局假装天王我没想当大剑豪啊神秘复苏之开局就无敌(魔改神秘复苏)我能看见秘藏三国大骗子蜜色甜婚:总裁爹地送上门双面人生之我在明朝当驸马特种兵之全能系统我究竟重生到哪儿了我,开局送给嬴政新手礼包始于山顶洞人
挂在面前的悬水珠帘,安静地俯视着这些穿紫袍、佩金鱼、束金带、执象笏的台阁重臣们。

根据原主的碎片化记忆,他没费多大功夫就将这些人一一对号入座了。

为首者正是太宰白时中,少宰李邦彦,在他们二人身后依次是门下侍郎吴敏、中书侍郎张邦昌,紧接着是尚书左丞赵野,翰林学士兼知制诰王孝迪。

赵桓从头到尾徐徐审视了一遍,最后把疑惑的目光重重地落在了王孝迪身上。

标配官阶为正三品的翰林学士,经常作为君主的私人顾问,间接影响朝廷的重大决策,与皇帝的关系可以说是亦僚亦友,清切而又贵重。倘若再加上“知制诰”的头衔,有了内制草诏之权,那就更让文武百官高看一眼了。

其实不管翰林学士如何清贵,终归只是侍从级别的职事官而已,今日可是朝廷最高规格的御前会议,原则上除了东西二府的宰执大臣之外,只有贴身随侍皇帝的中官大珰才有资格参加,所以王孝迪出现在他不应该出现的场合里,立马引起了赵桓的警觉:

“守道,这是怎么回事儿?”

梁师成怀抱着一柄精雕细琢的玲珑玉如意,就站在悬水珠帘的右侧。他的后背虚靠着朱漆梐枑,上半截身子微微前倾,摆出一副随时听候差遣的架势。

此刻听到官家悄声问询,梁大官赶忙伸长脖子说道:“回奏官家,尚书右丞宇文粹中已随上皇东巡,堂老们一致推举王内翰接续其位……”

“哦,原来如此。”

赵桓似有所悟的点着头,肺腑里却怒气横生——好啊,他们想用谁就用谁,那还要我这个一国之主干什么!

这个时候,白时中、李邦彦等人正面对着皇帝施以常参起居之礼——也就是象征性地手舞足蹈一番,随后一个个手捧象笏,眼观鼻,鼻观心,像入定的老僧默默参起禅来。

他们本来商量好了,早朝时一哄而上,乱嘴喷晕新皇帝,可是眼下耿南仲不知去向,梁师成又首鼠两端,这种情况下谁敢轻举妄动?

赵桓见他们各怀鬼胎,没人愿当出头鸟,只好主动往粪池里丢了块石头:“据朕所知,虏寇已于汜水关浮舟济师,不日即会兵临城下,诸公有何应对举措?”

几乎和预料的差不多,没有人接他的话茬,大殿里除了微风吹拂纱幔的响动,听不到任何声音,竟如死寂一般沉静。

一遇大事只会当缩头乌龟,这就是宰执天下的天朝重臣?

赵桓十分厌恶地扭过头去,再多看一眼,他怕自己会当场呕吐。

就在这时,突然有个高亢刺耳的声音凭空炸起:“启奏陛下,臣有本奏!”

赵桓下意识地回过头去,但见一个五旬开外的清?老叟,抬腿跨出班列,紧趋碎步,径直来到陛台玉阶前面。

这人脸颊的颧骨似乎比鼻子还高,偏偏又长了一对相看两不厌的斗鸡眼,五官可以说严重对不起观众了。

不过长成这样也有好处,那就是让人过目难忘。满朝文武大臣里面,除了翰林学士兼知制诰王孝迪,再不会有第二个人配享这副尊容。

“哦,王右丞有何高论?”

赵桓故意把“王右丞”三个字咬得很重。

说者有心,听者有意。

白时中等人全都下意识地抬起头来,尤其是李邦彦,那张堪比敷玉的长瓜白脸上闪烁着讶异之色——他和王孝迪是儿女姻亲,要是亲家能够顺利位列都堂,朝争之时就多了一条臂膀。

王孝迪在这个节骨眼上挺身而出,显然是打算在两派留守大佬面前纳投名状。但见此人举着笏板振振有词:“启奏陛下,而今虏寇兵锋正盛,锐不可挡......为保宗社计,微臣伏望圣慈睿断,銮舆车驾疾速出城避狄!”

他的意思比较直白,简而言之就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终于有人主动往枪口上撞了。

赵桓长舒了一口气,轻轻拍着龙椅扶手,慢条斯理地说道:“不怕诸公笑话,朕读书向来不求甚解,只知道国难当头之际,武死战,文死谏。所谓文臣死谏,不外乎平戎、御戎、和戎三策,从来没听说过还有避狄这样的高论。”

“王右丞,朕受累问一哈,避狄和逃跑是一回事儿吧?”


状态提示: 第9章 勾心斗角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9章 勾心斗角(2/2) 返回《宋桓帝》目录下一章:第10章 干犯天条(快捷键→)

推荐阅读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寒门风骨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南宋之帝王大业最强大唐之席卷天下烟冥望阡陌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