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
老和尚双手合十,维低着脑袋,一副无欲无求的表情,说道:“陛下,佛门中人四大皆空,并无所求。”
“哈哈!”
李世民大笑两声,摆摆手,随意道:“既然圣僧这样说,那便还是按照往常一样罢了。”
“多谢陛下!”
老和尚低声念诵一声佛号。
“陛下,老衲告退。”
仙丹送到,老和尚便离开了。
看着手中的仙丹,李世民脸上笑意更浓。
贤婿,肯定没有尝过仙丹。
要是他知道仙丹的效果,会不会十分震惊。
想到这里,李世民也是十分期待。
“克明,玄龄!”
李世民忽然喊道。
“臣在!”
房玄龄和杜如晦身子一正,躬身应道。
“朕派你二人全力负责棉花事宜,务必将此事落实完善!”
李世民面容严肃,说的很认真。
“臣,遵旨!”
房玄龄和杜如晦沉声应道。
事情交代完了,李世民开心地朝着后宫而去。
后宫。
“见过陛下!”
见到李世民到来,长孙皇后急忙出来行礼。
“不必行礼。”
李世民摆了摆手说道。
“观音婢,陪朕走走。”
“是,陛下。”
长孙皇后温婉地笑了笑。
看到长孙皇后脸上美艳地笑容,李世民不禁拉起长孙皇后的手,沿着小道一步步地行走。
踩在雪上,发出咔咔声响,其中意境也很美满。
走了一会,李世民眺望白皑皑的屋顶,随口问道:“观音婢,朕有一事,想考考你。”
长孙皇后眼神一动,温婉地说道:“陛下请说。”
李世民收回目光,开口道:“观音婢,你说贤婿发明出棉花之举,功劳可大?”
长孙皇后闻言,不假思索地回道:“大!”
“如今冬季来临,大雪纷飞,严寒难耐,不知我大唐有多少百姓穿不暖,正在遭受严寒之苦,在求生路上苦苦挣扎。”
“棉花可制成棉衣,抵御严寒效果极佳,而且棉花种植方式简单,如若普及于民,将会挽救不知多少百姓性命,此乃济世之举,泼天大功!”
“泼天大功!”
李世民不禁感慨道:“是啊,确实是泼天大功!”
“观音婢,可要把贤婿牢牢拴在我们这边啊!”
“陛下是想?”
长孙皇后眼神一动,问道。
“嗯。”
李世民点头,“随后观音婢你便去将贤婿的地址告诉襄城吧,她不是一直想知道吗?”
“是,陛下!”
长孙皇后点点头。
提了一嘴后,李世民继续正题,问道:“既然观音婢也说了贤婿此举是乃泼天大功,那朕问你……”
长孙皇后身子一顿,聚精会神听着。
“贤婿此举该如何赏赐?”
“这……”
闻言,长孙皇后不禁皱了皱眉,这个问题,属实不好回答。
她也不是愚笨之人,甚至可以说长孙皇后是一个极为聪慧之人,想问题的程度不亚于左膀右臂。
而且。
长孙皇后比左膀右臂更加了解楚煊,所以,她自然明白这个赏赐不好赏。
最终,长孙皇后摇了摇头,“回陛下,臣妾不知。”
“哈哈。”
听到这个回答,李世民大笑了起来,“观音婢,朕就猜到你不知。”
听到李世民这么说,长孙皇后顿时有些气恼。
猜到她会不知道,那不就是说她不聪明了。
“那陛下可想到赏赐什么?”
“朕自然想到了。”
李世民肯定回答。
“哦,是什么?”
长孙皇后追问道,她认为李世民压根就不知道,糊弄她的。
“嘿嘿,观音婢,你确定想知道?”
“想!”
“那今晚侍寝,朕把一切都告诉你!”
……
几天后!
皇宫。
艳阳的太阳挂在高高的天际,将厚厚的积雪融化。
雪水沿着红瓦缓缓流下,打在青砖上,发出叮铃声响。
多日的大雪消失,难得晴朗的日子。
“公主,您慢点!”
前面,提着罗裙,迈着小碎步,俏脸上泛着喜悦的倾城女子急匆匆地向着皇宫大门跑去。
后面,两个身着宫袍,眉目清秀的宫女在后面追赶。
“小春,小秋,你们快点。”
女子朝后面脆生生地喊道,速度不减,笑容不变。
此去,见那个朝暮思念的人,心情自然愉悦。
到达宫门口,一辆外表装饰极为普通的马车停在这里。
女子到了这里,也停了下来,两个宫女也是气喘吁吁的跑来。
“公…公主殿下,您慢点。”
名叫小春的宫女扶着腰,看着李歆澜的目光中透露着无奈。
她实在是想不明白,为什么安静温婉,一直优雅,遵守规矩的公主殿下,此刻会这般的没有礼数。
在宫内小跑就算了,还大呼小叫,不怕陛下怪罪吗?
“好啦,我这不是到了嘛。”
李歆澜笑嘻嘻地看着两个宫女,“你们先回去吧,我走了。”
随后,不待两个宫女答应,便急匆匆地登上马车。
“木统领,走吧。”
李歆澜掀开马车小窗一角,对着车外披着甲胄的木胜催促道。
“是,公主。”
见到公主如此着急,木胜也不耽误,挥了挥手,直接出发。
此行,他已经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2449/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2449.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74章 第一次拜访)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风口上的肥猫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