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早晨。
太极宫。
“那个,兄弟,这是第几个扶着墙走进去的大臣了?”
“不知道,太多了,数不过来。”
“哎,真羡慕这些大臣,一个个的真会玩,不像我们,没钱没势的,每天只有回家对着自家的黄脸婆,都提不起兴趣,更别说扶着墙走路。”
“嘘!禁言!不要随便议论大臣!”
“额额。”
……
太极宫殿前。
以前站成几个阵营的大臣们,此刻却泾渭分明地站成两部分。
一部分大臣依旧如往常一样,揣着手,站在属于自己的地方,等待着皇上的召见。
而另一部分大臣,却一个个扶着太极宫的墙壁,脸色虽然很疲惫,但是面色极为红润,没有丝毫不适的感觉。
一手捂着腰,一手扶着墙,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这部分大臣,就是刚刚宫门前侍卫们议论的,扶着墙走进来的大臣。
而这些大臣们,都是昨日长孙无忌一一拜访过的大臣。
“程兄,房兄,杜兄……”
长孙无忌走了过来,对着几位好友一一打招呼:“诸位昨晚可还尽兴。”
程咬金,杜如晦,房玄龄几人站在群臣的最前列。
但是他们几人,却跟那些扶着墙的大臣们完全不同。
他们非但不用扶着墙,而且面色还极为红润,站姿也十分正常,完全看不出昨晚劳累的后遗症。
这让长孙无忌有些暗暗称奇。
如果说陈咬金和尉迟恭这些武将之流的,平时勤加锻炼,有一副强健的身体,没有后遗症,还挺容易接受的。
但是杜如晦和房玄龄这些文臣之流的,没有丝毫后遗症,就有点难以置信了。
听到长孙无忌的问候,几人都是冷着一张脸,谁都没有搭理他。
“诸位这是怎么了?”
长孙无忌受到了冷落,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不是,昨天你们还把我当作亲生父母一般对待。
怎么就过了一个晚上,就对我不理不睬了呢?
行!
你们很好!
不理就不理!
今日,你们对我爱答不理,改日,我让你们高攀不起!
程咬金几人看到长孙无忌竟然不接着搭理他们,纷纷扭头看向房玄龄。
因为此计就是房玄龄提出的。
昨天,他们几个被程咬金邀请过来一起喝酒,见如此美酒,喝到正畅酣时,程咬金突然炫耀自己收到来自于长孙无忌的好东西。
这不说不要紧,一说,长孙无忌的丑陋行为便被曝光了。
这时候,他们才明白,长孙无忌这货然来不只是跟他们一人送过药。
而是所有人都这么说的。
这让他们气的,当场就炸了。
一合计,几人假意生气,想着让长孙无忌赔偿,这么好的药,怎么可能只给一颗?
长孙无忌老阴货的形象深入人心,绝对要让他都吐出来。
但是现在,长孙无忌不理他们几人,这可如何是好?
房玄龄看到众人的目光,微微摊手,表示自己也没有办法。
几人也只好无奈地放弃。
这时,王德走了出来,高声道:“上朝!”
扶着墙的大臣纷纷回到队伍中,群臣井然有序的走进太极殿里。
太极殿。
李世民一如既往地坐在高台龙椅上,俯瞰下方群臣。
群臣走入大殿,文臣居于左侧,武将居于右侧。
“参加陛下!”
群臣手持玉笏,躬身行礼。
“诸位爱卿,请起。”
李世民抬手,做虚扶。
“谢陛下。”
群臣站定后,李世民微微看了一眼下方的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秒懂,出列道:“陛下,臣有事启奏。”
“准。”
“陛下,对于昨日讨论将万年县之地封为楚县伯做封地一事,臣下朝回去后,苦思冥想,终于有所答案。”
“哦,不知长孙爱卿对于此事有什么看法。”
李世民来了兴趣,笑着问道。
“回陛下。”
长孙无忌面色一肃,郑重道:“陛下,楚县伯于国于民都有大功,臣认为,理应将万年县作为封地,分封给楚县伯。”
“好好,长孙爱卿的想法跟朕一样。”
李世民抚须而笑。
“陛下。”
一道清朗的声音硬生生地打断了李世民的笑声。
李世民皱起眉头,不满地看去。
宰相萧瑀再次出列。
他朝着李世民行礼,高声道:“陛下,臣不合时宜出声,请陛下恕臣无罪。”
李世民随意挥挥手:“朕恕你无罪,有什么事就说吧。”
“谢陛下。”
萧瑀再次行礼,随后他高声道:“陛下,臣认为长孙大人此言,过于轻率。”
“轻率,敢问萧大人,无忌此言如何轻率呢?”
长孙无忌也是转过身去,看向一旁的萧瑀。
萧瑀推了推手中的玉笏,道:“陛下,楚县伯此功,确实是大功,但是陛下封其为县伯,已是从未有过之事,属于破例之举。”
“倘若再将万年县作为封地,分封给楚县男,那么世人必定会效仿之。”
“而我大唐人才济济,到时,万一大唐再次出现一个楚县伯,那陛下将拿哪里作为封地。”
“是其它各州之地?”
“还是京畿道其它的县?”
“还是……长安城!!!”
哗……
萧瑀的一席话如同在烈火上浇油,将朝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2449/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2449.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36章 扶墙的大臣们)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风口上的肥猫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