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父,先进城吧,有了伯父带来的援军,我们定能一鼓作气击退阿史那宗弼。”
从原主的记忆中得知,秦德在世的时候为人刚正,和善,治军严明,和朝中不少文臣武将都交情颇深。
这一次率领援军来的就是秦德当年关系最好的兄弟,李嵇,承宣三年率军收复松州,获封上柱国,紫金光禄大夫,属于朝中武将官职的第一梯队,军中威望极高。
李嵇的一举一动,除了有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将所拥有的沉稳豪迈,还有一份文人的儒雅温和,这一刻,秦轩也终于知道儒将是什么样的。
或许另一个时空历史所记载的大唐名将李靖和李绩就是这个样子,少了几分武夫的粗犷,多了一丝文人的谦逊。
“在路上听到派出去的斥候传回消息说突厥兵已经在攻城了,我担心来不及,带着五千骑兵先行一步,看到雁门关还在,我也放心了。”
进城的路上,李嵇看着有些萧条,但总体还算不错的雁门关,笑着跟秦轩拉起了家常。
一顿简单的接风宴后,秦轩和李嵇再次走到了城墙上,夜色中,一老一少两个身形此时显的那么和谐。
“接下来的仗你准备怎么打。”
看着城墙上堆放好的守城器械,李嵇突然看着秦轩,略带笑意的问到。
经过这段时间的磨合,秦轩彻底被原主震撼到了,同样二十来岁的年纪,他是个普通人,这个秦轩简直就是妖孽,也难怪人家年纪轻轻就能成为手握兵权的封疆大吏。
结合原主的记忆思考了一下,秦轩开口说道:“阿史那宗弼继位不久,此次南下,是他用来树立威信的,但是接连的失败已经让他的威信在突厥军中降到最低,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他手下其他那几个部落首领现在已经开始不服他了。
如果入冬之前他不能把军队平安带回去,他的汗位只怕也坐不稳。
所以我断定用不了多久,突厥会有一次超大规模的进攻,规模将会是开战以来最大的一次。
伯父一共带来多少援军。”
“河南,山南两道各抽调了两万人,加上从长安带来的玄甲营,共计有步兵三万人,骑兵一万八千人。”
玄甲营,类似于历史中唐太宗的玄甲骑兵,是大唐骑兵最精锐的部队,满编共八千人,平时主要负责皇帝出巡狩猎时的安保工作,秦轩没想到皇帝会这么大方,将自己的警卫团都派了过来。
“雁门关现在步兵还能战斗的还有两万余人,骑兵的连环马阵也已经训练完成,现在我们一共有步兵五万人,骑兵两万余人,和突厥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正面硬拼肯定不行,突厥军营所在的地方是一片草地,现在野草已经开始枯黄,趁现在风向还是东南风,我认为用火攻,夜袭突厥大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听完秦轩的分析,李嵇闭上眼睛沉思了一会,突然睁开眼:“好,子瑾,这一次我带来的兵马全部由你调动,包括我在内,所有人都归你指挥,将突厥赶回草原,我亲自上书为你请功。”
说着,李嵇突然想起了什么,朝着城楼拐角处喊了一声:“把东西带过来。”
借着月光,可以看到一个士兵拿着一个包袱一路小跑着朝他们过来。
李嵇接过包袱,笑着递给秦轩:“这是瑶光托我交给你的,你们也有四年没见了吧,得知突厥进攻雁门关的消息,这丫头托人到处打听从这里传回去的消息,等这一仗结束,你们就完婚吧。”
李嵇口中的瑶光,正式秦轩的未婚妻柳瑶光,自从柳擎一家被处决之后,柳瑶光就一直住在胡国公府。
秦轩脑海中聊聊浮现出一个窈窕的身影,那是已经消失的秦轩在救下柳瑶光后两人的最后一次分别,也许是时间太长,脑海中的片段已经有些模糊。
夜深了,秦轩房间里烛光摇曳,也许是单身太久,又或许是收到原主记忆的影响,他对这个已经有些模糊的未婚妻充满了期待和甜蜜。
桌上,那个包袱已经被打开,里面整整齐齐叠放着一件黑色的披风,针脚细密,看得出是人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
披风上面放着一个信封,上面夫君子瑾亲启六个娟秀的字让秦轩突然有些紧张。
犹豫片刻之后,他拿起了信,拆开后里面只有一张折叠整齐的信纸,上面是同样娟秀的字体。
信中内容不多,只有一首诗
“胡骑纷沓再无家,操戈修矛赴黄沙。
蝉鸣不觉已三夏,青丝未改鬓华发。
待君归田亲卸甲,浣纱寻露烹清茶。
春回燕归还故榻,比翼共衔二月花。”
几句诗,寥寥数语,却充满了对他的思念和祈祷,秦轩的心里又多了一种不同寻常的感觉,或许,这就是牵挂吧。
秦轩也研磨提笔,笔尖带着黑色的墨迹在纸上游走。
“天河璨璨心苍苍,三秋难见如参商。
黄沙瀚瀚意茫茫,凤归四海欲寻凰。
上邪之誓不敢忘,怎奈许国恐负卿。
胡马俯首定八方,琴瑟共舞红袖香。”
秦轩同样认真折叠封装好,确认无误后,右手有些颤抖的在信封上写下吾妻瑶光亲启六字,叫来亲兵,让他们火速把信送回长安。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2203/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220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8章 原来这就是牵挂)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寒风易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