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四,晴
突厥兵今天又来了,我已经开始慢慢习惯自己如今的身份,我叫秦轩,大唐胡国公,天策府上将,河东节度使,雁门关守将。
我开始试着忘记曾经的身份,从今天开始,我不再是秦宣,我叫秦轩,我是城中几万将士的统帅。
为什么我的穿越和别人不一样,我没有过目不忘的能力,也没有系统,没有金手指,如果非要说有什么新手礼包的话,或许就是秦轩这一身出神入化的武功和他的记忆。
今天,我们牺牲了很多人,这或许就是这个时代的悲哀,中原王朝以农耕为主,骑兵始终是短板,用步兵对抗游牧民族的骑兵,这就是以命搏命,3:1的战损比已经是极限,但是这都是命,看着他们前进的身影,我想起了那群身穿迷彩的可爱的人,他们都是最值得尊敬的人。
我开始恨自己,恨自己为什么什么也不会,一硫二硝三木炭这么简单的东西,我却一直失败,我想做出火药,但是我不知道做好之后该怎么用。
也许别人的穿越才叫穿越,而我这个,应该算是古代版的荒野求生吧,我可能比德爷贝爷都要厉害吧,挺好。”
合上自制的日记本,秦轩推开门,走到院子里,夜晚的凉风微微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秦轩慢慢走到草地上,枕着双手躺下,看着夜空,他的脑海里回想起白天魏虎告诉他的伤亡数据。
这个唐朝和历史上的唐朝差别不大,军制不说毫不相干,差不多是一模一样。
和平时期的常规兵员在50万左右,其中边军占了很大的比重,占到三分之二以上。
河东道位于正北,主要防备突厥,整个河东道内可调动的兵在五万五千人左右。
但是突厥这一次没有分兵,十五万大军直扑河东道,突厥人在数量上就是他们的三倍。
但是一个月的战斗就减员五分之一,这还只是突厥人没有投入全部兵力,他必须要改变防守方式,他想每一个人都活着。
“大哥”
一个和秦轩身材年龄相仿的身影坐到了他身边。
“怎么还没休息”秦轩没有起身,依旧是枕着双手看着夜空。
来的正是他的副将,也是他同父同母的亲弟弟,秦霖。
秦德一生征战,只有发妻一人,就是秦轩和秦霖的母亲,十多年前秦轩的母亲病逝,秦德便没有再续弦,只有秦轩秦霖两子,这也使得胡国公府在长安和其他人丁兴旺的国公府相比起来冷清无比。
“大哥,你还在为伤亡的事忧心?”
“一万多人,一万多条命,心痛啊。”
“如果入秋之前突厥攻不下雁门关,他们就只能退回草原,晚了大雪封路他们就回不去。”
“所以他们很快会组织更猛烈的进攻,赶在北风刮起之前攻占雁门关,进入河东道。”
秦霖所说的也正是秦轩所担心的,虽然他对草原气候并不了解,但是他记得岑参的那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现在已经是七月,留给突厥人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如果中秋之前他们还无法破城,就只能退兵,不然耗到冬天他们就是自寻死路。
接下来突厥会改变进攻策略,如果他还用现在的方式和突厥作战,伤亡只会越来越大。
“明天让城外的部队全部撤进城中,然后在城外布置壕沟,陷阱,拒马,准备好滚木礌石,抓紧制造弓箭,做好守城的准备。
没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城,同时给河北节度使传信,让他小心突厥改道河北。”
“大哥你这是要逼突厥人攻城,但是突厥人数数倍于我们,这么多年他们也一直在学习我们的战法,不是几百年前那群连长城都没法越过的匈奴。”
秦轩微微点了点头:“我知道,但是我别无选择,骑兵是我们的短板,连环马阵还没训练完成,出城野战我们没有任何优势,只有逼他们攻城,我们才能以最小的伤亡坚持到援军到来。”
连环马阵,是原来的秦轩想出的办法,甄选河东道最优质的战马四千匹,以铁锁相连,骑兵同样手持铁链,两根铁链之间拴着一个饭碗大的铁蒺藜,战马高速移动,给铁蒺藜一个巨大的能,每排数十匹战马齐头并进,铁蒺藜就像一张大网,对于护甲几乎为零的突厥骑兵来说便是一大杀器,以此来克制突厥有些散乱的骑兵部队。
“大哥,可是我们这样据守不出,只怕长安会有人以此大做文章,倘若……”
秦轩突然起身,打断了秦霖的话:“他们是我手下的兵,他们叫我一声将军,我要保护好他们,我要他们都活着。
长安那边,看我秦轩不爽的人多了,随他们去,连环马阵抓紧时间训练,只要坚守半个月,等援军一到,就是我们反击的时候”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2203/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220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3章 活着)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寒风易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