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接话说,我觉得咱们刚刚就在天堂里,好吃好喝的,我前半辈子都没吃这么多。
有人反驳道,这算什么天堂,再说这只是一时的。
有人补充道,是啊,要是每天都能这样就好了。
众人七嘴八舌地谈论了起来。
胡了真见此,眉毛一挑,以为现在正是传教的好机会,不住地看向马湘。
马湘微笑地听着众人的谈话,朝着胡了真微微颔首,示意明白。
“静一下!”英继大声道:“都听听道长怎么说。”
马湘见众人都停下讨论,于是,运用一点雷音之法,让每个人耳中震响,预防上面在“开大会”,他们在下面“开小会”。
马湘笑道:“我刚才听了大家的讨论,发现啊,大家对于天堂存在与否,并不感兴趣。只是因为现世生活太痛苦了,才想要解脱的。”
“那么,我不谈什么解脱之法,来谈一谈解决之道。刚刚听有人说,他大概的意思就是,吃不好,喝不好,穿不好,住不好,好不好。”
“那么,总结起来,这就是因为物质与文化匮乏,导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空想空谈,这其实就是基本生产发展不充足的体现。”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是在小农时代,小农意识想到的最好的最幸福的生活了,由于小农经济的生产规模小与生产力水平低下,那么,能提供的产品就极为有限,可是,为了维持小农经济生存形态,不仅要在生活上压缩开支,更谈不上消费了,恩格尔系数接近100%,还不得不在生产投入上缩减开支……”
“道长,什么叫五亩之宅,听不懂啊!”有人在马湘说话的停顿间隙,提问道。
“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鸡、猪、狗的畜养,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耕作时节,数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
“那么,这种生存状态如何改变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学生产搞产业,努力提升生活水平。”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1799/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1799.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81章 生产与生活(上))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莽瓜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