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有点眼熟
陆佳甜借花献佛,用老冯家送来的野鸡炖了人参鸡汤,给冯老夫人送了过去。
冯家人都表示很感谢,但却并没有想太多。
他们哪里能想得到,这看起来平平无奇的一碗鸡汤里,竟然会有他们朝思暮想的人参呢。
虽然是量很小的人参粉末吧,但补身体的效果还是有的。
而且冯老夫人久病体虚,人参的量给的小一点,反倒是对她比较好,以免虚不受补反倒上火了。
冯家人此时更看重的是那一把新鲜的韭黄。
想不到这穷乡僻壤的地方,竟然会有人在冬日里种菜,太稀奇了。
冯家众人激动不已,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老父亲老母亲终于可以吃上一口新鲜的蔬菜了。
但冯老夫人就想的更多了。
这在京城里都是难得一见的好东西,想不到竟出现在偏远的农家。
看来隔壁的老陆家,不是一般的聪明和有远见,以后值得深交。
就让家里这些书呆子多和他们打交道吧,顺带着接接地气,能更像个乡下人。
冯老夫人觉得,远离朝堂当个普通的乡下人,也不一定是坏事。
都说伴君如伴虎,太吓人了,还是在乡下种田能更安全性些。
冯老夫人一边思考着这些事情,一边喝了半碗鸡汤,完全没有发现里面的异样。
只觉得这汤味道极好,比她家三个儿媳妇做的香多了。
于是她又默默地决定了,以后让三个儿媳妇也多跟隔壁的媳妇们走动,最好是能学点做饭的技巧回来。
虽然三个儿媳都是千金大小姐出身,但既然选择了和他们一家来到乡下,就只能忘记以前那些,好好学习做一个普通媳妇了。
洗衣服做饭干家务,这些事情说起来容易,但要想干得好,也是需要钻研的。
冯老夫人喝完汤之后,又让冯正奇扶着冯大学士,给他也喂了半碗。
本以为这碗汤就是隔壁老陆家的一点心意,但是冯家人没有想到的是,之后的每一天,陆佳甜都会送一碗香浓的鸡汤过来。
冯家人后来不好意思要,陆佳甜就会撒娇卖萌地说:“这是为了感谢冯七郎对我的救命之恩。”
或者她干脆小大人似的说:“给冯爷爷冯奶奶的,别撕吧!”
直把冯家人逗得前仰后合的,只能收下这份心意。
冯老夫人这几天精神多了,见到老陆家这么客气,就让冯正奇多给送一些野物过去。
他们家现在除了山上打来的猎物之外,也没啥能拿得出手的了。
但是老陆家就不一样了,这几天是换着样儿地给回礼呢。
什么苞米面、鱼干、肉干、蝗虫干,还有各种菜干、冻白菜,统统给老冯家送了个遍。
今天更是给送来了好几张大煎饼。
老冯家的众人还是头一次见到这种干粮,都稀奇地不行,纷纷说这砬子屯的人可真琢磨。
以前在京城的时候,他们家基本上吃的都是大米白面,各种杂粮粗粮吃的比较少,更是从来都没听说过大煎饼。
冯老夫人却比他们想的多多了。
她努力回忆了一下,好像没有听说过朝云国哪里出产大煎饼吧?
即便是用苞米面做的饼子,也绝对不是这种。
所以,砬子屯的人为啥会做大煎饼呢?
这只是个巧合呢?
她心里头疑窦重重,暗暗决定,等到身子再好些,一定要在屯子里走一走看一看。
正想着呢,就听见陆佳甜在外面喊冯向海。
“冯七郎,快走啊,我们要去放冰爬犁啦。”
冯向海当即就要应声出去,冯老夫人却突然叫住了他。
“七郎,你把甜丫带进来。这些天一直都麻烦那个小丫头帮我送东西,我想要当面感谢她。”
因为这地窨子里太过狭小,而且黑咕隆咚的,所以陆佳甜一直都没有进来过。
现在第一次走进来,她好奇地东张西望了一番。
借着外面透进来的一点阳光,陆佳甜勉强能看清楚屋里的格局和陈设。
简陋至极!
乌漆嘛黑!
烟熏火燎!
这就是她的全部印象了。
真是难以想象,曾经住在京城大宅子里的冯家人,是如何呆在这里生活的。
冯家人的适应能力真让她佩服。
而目前作为全家人精神支柱的冯老夫人,就更值得她佩服了。
陆佳甜看到土炕上坐着的老太太后,恭敬地喊了一声:“冯奶奶好。”
冯老夫人笑着对她说:“甜丫你好,谢谢你每天帮我送好吃的。
吃了你送来的食物,我感觉自己身子骨都利索多了呢。”
冯老夫人这话并不是完全客气,她是真的有这样的感觉。
陆佳甜担心她发现端倪,于是就笑眯眯地说:“只要冯奶奶感觉好就好,以后我还天天让我娘做。她做饭可好吃啦!”
冯家三个儿媳妇一听这话,立即笑着附和起来,纷纷顺着陆佳甜的话夸赞老陆家。
她们没见过陆家的厨房,也没吃过其他的饭菜,但是每天送来的鸡汤她们都尝到味儿了。
冯老夫人还经常把鸡汤分给全家人一些,大家都被香的怀疑人生了。
啊不是,是怀疑冯家媳妇们的厨艺。
同样都是野鸡,人家老陆家炖出来的就香喷喷的,而她们炖出来的,就一点都不香,鸡肉还又柴又老。
冯家三位媳妇决定了,这两天再和白薇熟悉熟悉的,就一定要讨教做菜技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1473/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147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69章 有点眼熟)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鹤云卉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