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姑姑转身不理她,“今天的功课今天检查,过不了及格线,你给我仔细着!”
平地一声雷!
柳白棉又麻了,绝望到顶点。
她看见小道士还站在那里发懵,问道:“你怎么啦?还不快过来上课!”
小道士这才反应过来,缓步跟上去,心中还在回想刚才姜九灵说的话……种子,要发芽了。
他并不知道那意味着什么,
但他知道,发芽的那一刻,就是他下山的时候。
小道士眼中出现了一丝不舍得,
但很快恢复了安静,跟在白姑姑身边,认真听讲……
……
“人我看到了。”姜九灵说。
“嗯,回去吧。”张太虚坐在院子里喝茶。
“那你注意安全,一切当心。”姜九灵抿抿嘴,“应劫时,我会再来一趟,为你而战。”
“呵呵,不需要哦。”
留下一道背影,姜九灵化作剑光,劈开云层,转眼便遁远了。
……
时间过得很慢。
山里好似静了下来。
那么大一座道观,镶嵌在峰腰处,整个太虚教只剩下十六名弟子。
张玉冲整天在道场四处转悠,一次次的进行着指点。
而他本人的修为,也再次停滞不前。
“唉,我看你呀……这辈子也凝不了丹了。”陈玉云幽怨道。
“这不是……忙吗。”他挠挠头,居然羞愧了起来。
忙个屁!
没人比你闲。
……过会儿就跟祖师爷说清楚,让他亲自监督你!
陈玉云皱了皱好看的鼻梁,对他做了个鬼脸。
“爹,娘!”
这时,小道士出现在道场上。
他在仙人棋盘之中,钻研术算,渡过了四五年,进步飞快,甚至距离无漏食气的境界也不远了。
对于算士来说,
炼成无漏之躯就算及格了,
走这条路的修士并不求凝丹、脱胎,只求能在术算上,能一窥天机。
这便足以。
“灵儿,怎么有空过来了?祖师爷给你放假了吗?”陈玉云欣喜的走上来摸了摸儿子的脑袋。
“娘,我都多大了,还灵儿灵儿的叫?请唤我全名!”不耐烦的拍掉老妈的咸猪手。
“我看你是翅膀硬了……”
陈玉云气急,捏着他的脸蛋狠狠向外拉。
“诶诶诶!老妈我错了!别别别别……”瞬间求饶,动作十分熟练。
“有什么事?”张玉冲负手走过来,摆出掌教老爹的架子。
“我可能……要下山了。”小道士说:“老祖宗给我埋的种子快发芽了。”
“……”
“……”
夫妻俩面面相觑。
“祖师爷是怎么说的?”
小道士摇摇头:“我自己能感应得到,老祖宗应该也知道了,但他并没有说什么。”
张玉冲脸色凝重起来,“你还小,你娘也舍不得你,我去跟祖师爷求求情!”
“别!”
拉住了老爹的袖子,他板着脸说:“我本人……也想下山,历练红尘!”
陈玉云神情复杂起来,眼眶都有些红了。
“这件事……怎么着也得等你成年再说啊,外面可不好闯。”她说。
张玉冲凝视着他,良久后,才问道:“你想好了?”
陈玉云悄悄的扯了扯丈夫的衣袖,怒目而视,但张玉冲好似看不见她的表情,只是认真的凝视着自己的儿子。
长大了……
变黑了……
壮实了……
该下山了。
这一天总会来。
种子已经发芽,他也有了自己的一份责任。
“山下……你的四位师兄,都已开始了历练,红尘里十魔之道,有七情六欲,有万般诱惑,你可曾做好准备?”张玉冲打量着他。
“未曾。”
小道士诚实的摇了摇头,“如果我已准备妥当,历练就不再是历练。”
张玉冲欣慰的点点头:“去吧!我和你娘,会在山上等你,无论是一年、十年,你总得回来。”
“嗯!”
小道士大大方方的伸出一巴掌:“爹,给我点钱!”
“你丫的,老子抽死你!”
“啊啊啊——老爹,我错了!你住手!住手!”
还没挨上几巴掌,天空一沉,张太虚从无根之处飘然而来,轻拂着胡须。
“拜见祖师爷!”
三人纷纷作揖。
不远处的太虚教弟子们也相继行礼。
“贫道为你找到一面幡,下山时带上吧。”
张太虚拿出一只小幡旗,真的只有巴掌那么大,柔软的好似丝绸。
旗面上有用秦篆写的三个字——
天地人。
古朴简约,一看就不是凡物,让三个人心神动摇。
“这是……”小道士接过手,脸色凝重起来,“三才幡?”
《易经》记载: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
这其中就蕴含着[天地人]的至理。
这面幡旗,来历非凡!
小道士学术算的如何能不认识它?
激动的浑身发颤!!
“祖师,他……能行吗?”张玉冲不放心的问道。
“呵呵,贫道也不清楚,一切顺其自然,他身上有粒种,该是开花结果的时候了。”
这一去,可三年五载,可十年廿年,总会有果。
那是他的气数,也是他应历之劫。
柳白棉也不知什么时候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1253/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125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87章 封禅台启,养龙池现(一))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空敛月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