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们东林党地方官员,在收购甘蔗的时候,往往把价格给压得很低,虽说这铜山卫水师卫所一带,甘蔗产量还算不错。”
“但是面对东林党地方官员,这样一种不加掩饰的剥削,才使得铜山卫水师卫所一带,这地方百姓日子过得这般清贫。”
这符合东林党官员的性格。
面对有利可图的事情,他们就会肆无忌惮的压榨地方百姓,毕竟他们享乐的银子,多是从这上面捞取过来的。
对这些蝼蚁一般的地方百姓,只要能让他们吃上饭,不会被饿死,那就算是他们东林党的仁慈了。
想要通过种植甘蔗,来让自己富裕起来?
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毕竟你地方百姓富裕了,那岂不是变相的就是我们东林党,自身的利益受到了损失?
所以说能让你们这些卑微的百姓,吃上饭,挣扎在温饱线就行了。
而这也造就了铜山卫水师卫所一带,地方百姓为何会过着,这般清贫的原因所在。
冤有头、债有主,这里所有的一切,都是他们东林党搞出来的。
第三节财源重地
军器司郎中马由桂眉头微蹙道:“看来情况远比我想象的要严重,这该死的东林党地方官员,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竟胆大包天到这一地步。”
铜山卫水师卫所,地处福建布政司治下南端,距离大明核心的京城,那可以用天高皇帝远来形容。
如果说不是因为这次严重的洪灾,朝堂之上的目光,又怎会注意到这处贫瘠的地方?
至于他们工业派,因为需要注意到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需要他们分出心思,去管理的地方也是在太多了。
所以对铜山卫水师卫所治下,也就没有那么多的关注。
工业派能够从弱小走向今日的强大,对军器司郎中马由桂来说,这已经算是一件非常有成就的事情了。
但是大明的幅员实在是太辽阔,即便军器司郎中马由桂,是这个时代的先知,但他也不具备事事皆掌控在手中的能力。
只能说在面对东林党的阴谋算计时,军器司郎中马由桂,从来没有一次担心过,他们工业派会输掉的。
秘书处秘书长方以智点点头道:“的确是这样一种情况,据我所调查的情况,一些地方百姓,因为不想受东林党地方官员的剥削。”
“所以就悄悄的改种水稻,只是这样的消息,再让东林党地方官员知道以后,竟直接谴派衙役。”
“对这些地方百姓一顿暴打,甚至还将他们种植的水稻,给全部摧毁掉,并警告他们若敢再私自改种水稻,那后果就是家破人亡。”
讲到这里,秘书处秘书长方以智,忍不住重拍身边的书案。
仗着自己是地方父母官,这些东林党地方官员,已经猖獗到无法无天的地步了。
军器司郎中马由桂,强压心中的怒火,道:“这很符合他们东林党的性格,只有收购到大量的甘蔗,他们东林党才能将其榨取成蔗糖。”
“对于我们大明来说,盐铁称得上是暴利,而蔗糖因为加工复杂,需要大量的甘蔗作为原材料。”
“而种植甘蔗的地方,满打满算就南方这些地方可以,铜山卫水师卫所一带,气候条件适宜,种植出来的甘蔗含糖量高。”
“这东林党地方官员,在发现这一秘密后,便开始在铜山卫水师卫所一带,命令地方百姓,大规模种植甘蔗。”
“面对大明这样庞大的蔗糖需求,他们东林党能不眼红?可以说这蔗糖行业,对东林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财源收入。”
对于东林党官员来说,只要能够让他们东林党上下,在此赚取到足够的利益,他们才不会管其他。
像什么地方百姓的死活,像什么大明社稷的稳定,只要跟他们东林党的利益,受到了冲突。
这些贪婪自私的家伙,就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自己。
十年寒窗苦读为的是什么?
那不就是为了有朝一日当上官员,让自己过上奢靡的生活吗?
或许说在一开始的时候,这些新当官的东林党官员,心底里还有那么一点良知。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东林党这个大染缸内停留,那仅存的一点良知,也会被贪婪所腐蚀。
秘书处秘书长方以智愤慨道:“难道他们东林党,就不怕铜山卫水师卫所一带,出现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
“如果说这些地方百姓,被逼的真没有了活路,选择用极端的方式反抗,他们东林党就不怕吗?”
自加入到工业派以来,秘书处秘书长方以智,见到过太多次这样的情况。
那些看似毫无反抗能力的地方百姓,一旦内心深处的民怨,积攒到一定的境遇,那是会爆发出很强的反抗力的。
为什么此前经历的那场流寇起义,会爆发出这样大的威力?
那还不是东林党地方官员,在大明各地做的事情,已经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才逼着地方百姓造反?
但凡是地方百姓能有一点活路,他们会选择起兵造反,这个杀头的行动吗?
军器司郎中马由桂冷笑道:“怕?他们东林党地方官员,为什么会怕这些?且不说铜山卫水师卫所一带,这地方百姓会不会暴动。”
“即便是真的出现暴动,就依照他们东林党的能量,想要扑灭这一地暴动,还是件很轻松的事情。”
“而铜山卫水师卫所一带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1230/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123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384章 高价收购)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三酸二碱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