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苏亦写的就是启功体。
王讯他们这些考古专业的学生不知道苏亦写的启功体,俞先生曾经上过启功先生的课,怎么可能会不知道会不认识
“当年我们最初读的是博物馆专修科,当时,考古方面的知识上的不多,反而是博物馆方面上的很多,启功先生给我们上工艺美术,沈从文先生给我们上古器物课,还上过服装史的相关课程,甚至当年的故宫院长也给我们上课。只是没有想到你在书法方面会受到启功先生的印象。毕竟在岭南画派的书画大师不在少数。”
苏亦笑,“毕竟陈垣先生是我们新会人嘛!”
这话一出来,俞先生也笑了。
因为从这点来说,苏亦学习启功先生的书法好像也没有什么大毛病。
想到这里,俞先生有些感慨,“可惜你年龄太小了,要是早个二十年,不,十几年也可以,你要是那时到咱们北大读书,说不定就有机会聆听陈垣先生的教诲了。陈先生在佛教史方面有着极为深入的研究。你们又是新会人,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故事发生呢。”
这种事情,就是属于一种美好的畅想了。
就在这种有好气氛谈话之中,宿先生回到了办公室。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0196/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019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39章 来自于考古教研室的支持)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莫鞑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