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欢看她一眼,掩着唇笑了出来:“是啊,相互衬着,谁都不亏了谁。”
余猗娴明白她的意思,也跟着笑开了:
“这香平日里没有可以一起品鉴的人,束之高阁,搁置着也就搁置着。没想姐姐是品香的好手,好香与佳人相映成趣,妙哉。”
“你这香,主要的味道我都闻到了,但是总感觉不够全面,是还有什么点睛之笔的配料吗?
“欢姐姐的鼻子灵,味道大体上都被偷走了,只不过,还有两味,是提高香阶的妙笔——梨花蕊和莲子芯。”
“原是这两味,我说怎么味道清雅,却不落梨香一贯的俗套——梨花蕊微微发涩,莲子心发苦,二者若是搭配得宜,便能盖住了那俗气的甜腻,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的确如此。”余猗娴笑道:“姐姐的想法与我的不谋而合。”
两人闲聊开来。
“现在满宫里都在传,虽然丽妃的大宫女窥探圣听,被罚没到长巷去了。但是皇上并未迁怒,丽妃一事,在皇后娘娘下了手谕之后,还又颁了一道圣谕,让禁卫都跟着搜查去了。”
长巷,是有罪宫人们最普遍的归宿,仅次于暴室。里面的人终日做着宫中最劳苦的差使,多半的人终其一生,再无法自由见天地。
周欢好奇的摸了摸小巧的下巴:
“唉,也是奇怪。陛下和娘娘看重丽妃,知晓凶手后,阖宫排查,就这么兴师动众的找了整整五日,可惜,现在还没有找到。”
余猗娴笑了笑,又收拢袖口,亲自为周欢斟了一杯茶:
“姐姐忧心什么呢?这样的结果,自然有促成它的道理。皇后娘娘也许并不是心疼体恤,只是想借此浩荡声势,封住丽妃的口罢了。”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周欢蹙眉。
“姐姐不必深究其意,只要姐姐将这话,替我完整传给皇后娘娘便是了。娘娘那里,必然懂得我的意思。”
周欢将信将疑,凤眼里又不由带了几分喜色:
“你终于变了心意了?可算是给我个好答案了。你且等等,今日午后我便去永安宫拜会娘娘。”
————————————
“她真是这样答的?”江宛措浅浅笑两声,“倒也是有趣。晚些时候,召她过来,这次大选颜色最为姝丽之人,本宫要好好瞧瞧,究竟特别在什么地方。”
周欢递上一个琉璃小瓶,里面装了三颗香丸。
“臣妾会告诉她的。娘娘不如先品品这香吧,是她去岁调制的合香,主调用了梨花和梨肉。”
“味道如何呢?”
“臣妾闻着,倒是不错。此款梨香,用料简单,心思却巧,未落俗套。臣妾惬意的很,只是与娘娘相比,臣妾难免技艺粗陋。”
“那本宫就看看,能让我们小周娘子这般夸赞的,首先便不是凡品了。”
江宛措拿着轻盈的绢扇,掩住小巧的薄唇,怡然的打趣周欢。
秦嬷嬷上前接过香丸,慢慢炙烤。
周欢被赐座,全神贯注的看着。
江宛措也一脸期待神色,慢悠悠的打着扇子,有些出神的望着香炉。
周欢与江宛措,皆是爱香之人,周欢与她亲近,另一角度说来,倒也是情趣相投。
“香不错。清甜而不滑腻,莲子芯入香,倒有几分妙趣。读书时焚这香,最为契合。”
周欢笑道:“娘娘果然是行家。这梨花蕊和莲子芯用量巧妙。多一分苦涩,少一分不伦不类。此时刚刚好,既压了滑腻,也互相中和了味道,有高山流水之妙。”
江宛措慢慢点点头:“她心思巧,手也精细。只是到底缺了些底蕴……这样妙趣横生的香丸方子,可惜,选了品质不好的细碎沉香屑,拖了轻逸的品格。”
周欢一怔,仔细看了江宛措的神色,并无明显不悦之色。
她压了压裙角的褶皱,想着余猗娴的事,心中微叹,复又琢磨着合适的神色回:
“许是入宫之前家世寒微,她又是家里的小辈,份例有限,用不上多好的东西。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嘛,臣妾想着,她心思再巧妙,也难免捉襟见肘些。故而才取用了下等的沉香屑。”
“你性子纯直体贴,平日又与她相近,相处的时日多些,有这样的判断并不是叫人意外的事。”
江宛措轻轻笑道,她眼中流露出几分认真:“她家在先帝时还是炙手可热的门户,可家中老丈去世后,无人能当起来,这才门庭衰败。”
“她家老丈……还算有远见。找了敦宁侯府和安仁伯府两门姻亲,都是高门大户,就是看在姻亲面子上,都不能看着余府没落。所以不论怎么说,她家里还算不上寒微。”
“故而,你不必怜悯她。”
江宛措是如此轻描淡写的,点出了周欢内心那隐约的,连她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微弱心思——她怜悯她。
周欢恍然。
她不是迟钝的人。皇后一点明,她便明白,原来余猗娴这些时日的示弱和回避,是要给她留下一种……引人怜悯的印象。
她心中叹息,面上不语,低下头,出神似的一下一下抚摸着腕中的玉镯,
“不必觉得她刻意欺瞒你。本宫点出,也不是要为难她的意思。她这样做,应当没有恶意,只是行事谨小慎微罢了。”
江宛措将周欢的反应看在眼里,担心她多想,遂温言劝道:
“这后宫之中有个合心意且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0107/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0107.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42章 汹涌(二))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赵常安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