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明白皇后的善意,心中感念。
江宛措温然开口:“你是个懂事的,既合了本宫的眼缘,我也愿意多帮衬你些,你得了宠,我也得了助力,这是双赢的事情。”
余漪娴是用过晚膳才告辞的。再用了饭后消食的汤水,很有眼色的告了辞。
★
采颦站在江宛措背后,为她散下发髻,用兰膏润发:“娘娘喜欢余宝林?”
“还谈不上喜欢,倒是很对我胃口。总觉得她……不知哪里,让我感觉很熟悉。”
她笑了一声,自己也觉得有趣极了。明明从未见过,却觉得她有故人音容的影子,具体是谁,反而也说不出来。
“不说这个,她那个婢女……叫绮菱的,倒与你的名字相衬的很。都是湖光潋滟之景。她的菱字,为菱花,菱角,湖中草木。你的颦字,当年为了与涉江的名字相搭,本来是要用萍,后涉江觉得萍这个字义不好,漂浮无根,便求了恩典,我又拿捏着换成了同音的‘顰’字,取走烦忧……涉江希望你一生无忧啊。”
满室缄默。
采颦不想继续说下去,斟酌着换了话题:“刚刚值守的人说,余宝林来的时候,给引她进来的小宫人偷偷塞了个荷包。”
江宛措也依她:“哦?什么样子的?里面有银钱没有?”
采颦示意宫人呈上来:“并无银钱,婢子还觉得那花样很好看。”
纤长白皙的手指伸过来,捻起芙蓉色绣桃花枝蔓的荷包仔细看了看:“是挺好看的,让她收着吧。余漪娴知道这些必得先过本宫的眼,根本不会明目张胆的贿赂的,这东西不出格,看这绣样绣的也用心,让那小宫人平日带着赏玩吧。”
她又抬头嘱咐一句:“以后她过来的时候,就让那个宫人去迎她。”
“是。”
采颦兴致倒不是很高:“那余宝林先前就晾着咱们永安宫,不递消息不拜山头,今日她来,娘娘怎么没有敲打她?”
“什么拜山头?”江宛措失笑,去拍她。“永安宫又不是山道上的绿林寨子,需要她来见面结拜。”
“娘娘……”
“无事,这不要紧,总不能逼人太过。未知形势便贸然过来,不是迫不得已便是蠢才。周欢她搭上我是因为她容颜与我肖像,除此别无他法,否则丽妃不会给她活路。其他的冲动过来,冒冒失失没有思量,我反而还不敢用。”
“说起来……前朝有什么动静?父亲他传了什么消息没有?”
江宛措闭起眼,秀美蹙起,薄唇紧抿,涂了艳红寇丹的纤纤玉手交叠在腹上,一脸淡漠和厌倦。
采颦心疼的看了眼她:“丞相大人……他说:‘宫外的消息,江南溃堤水患,祝家贪腐敛财是因,但春日青黄不接,关外蛮族蠢蠢欲动,只是有祝家震慑才不敢妄动,皇上两难;其二是新一批宫嫔入宫,他请娘娘在宫中仔细观察,哪个可用哪个不可,为……为少爷铺好前路,为江氏拉拢朝臣……要保重身体……’”
“够了。”
江宛措眉心拧着,轻咳了两声,轻轻喘着气,盯着虚空眼神飘忽,缓了一会儿,才恢复平静,继续问:“我知道了,母亲呢?”
“夫人说,太医开的药您要好好喝,不要怕苦,想吃什么零嘴让膳房做,做不好味道就告诉她,她去外头寻;不要为了陛下与太后,与宫嫔使气,也不必太过隐忍,自己顺心才是重要的:家中的管事从辽东那头采买了十几块琥珀石,虽比不上宫里的贵重,但胜在模样生动有趣,玲珑别致,里头的小虫都栩栩如生,所以送了些进宫给您赏玩……还从……”
听着这絮叨又温暖的话语,江宛措心中宁静不少,嘴角更弯了一些,慢慢的阖目养神起来。
*
余漪娴和绮菱慢慢走出永安宫的时候天色已经暗透了,树影斜斜,在宫灯的暖光中交织错落,随风摇摆。
她们是在各宫灯火都燃的正热烈的时候起身告辞的。这一番投诚效率着实是高。不过两个时辰,便站定了立场,找好了靠山,在靠山心中提高了地位,还培养了双方的感情……好极了。
到底还是少年人,再怎么掩藏,她的眼角眉梢还是流露出些许兴奋雀跃的神色,步子也不复之前稳当持重。
绮菱和阿枢拱着手,步履落她一步脚程之后,
就这么走到一半,她起了兴致,要去漱梦园去看已经所剩无几的残梅。绮菱原本稳当当跟着她,听完她的话,嘴中应喏,又退后半步与阿枢说:“梅园清寒,此处离咱们昭华殿只有大半刻脚程,你去取来主子的手炉,添些温热的炭块,再从箱笼中取那件月白锦缎绣丁香花勾云纹的厚斗篷来,与主子替换。”
阿枢应下,退后三步转身回宫去取东西。绮菱这才放松下来一点,虚虚叹了一口气:“昭华殿里的人,大多都是别宫的探子,她们派人来监视小姐,也不知都是什么目的?”
“管她们什么目的,总之都各怀鬼胎,防着盯着就好,只是……咱们身边的人都不可信,是要辛苦你了。”
绮菱扶着余漪娴的手,口中说着不敢:“说句俗些的话,奴婢当年是灾荒年间,为了给阿爹换条薄棺将自己卖给了牙子的,是奴婢运气好,才被太太留下,拨给了您。哪有什么辛苦不辛苦,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0107/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0107.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34章 投靠(三))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赵常安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