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傍晚,承明宫灯火通明。
侧室的祁明轩里,年轻的皇帝崔璮,正伏案批阅公文。
红色的朱砂墨被细软的紫竹小狼毫笔轻轻沾取,勾画在浅黄色的奏章上,提按顿挫,沉稳有力。
奏章上的小楷写的极好,从笔画规律上看,仿的是“梅妻鹤子”林逋的运笔神韵。
若叫善于鉴赏书法的人看了,必要大加赞叹其用笔坚韧挺拔,笔画沉着稳重,一撇一捺都自有韵味,很值得收藏。
可是若叫这呈上奏章的主人来说,这朱砂小楷,字字犹如催命符,横在他的脖颈上,叫他进退维谷,胆战心惊。
因为这是一道密折。
地方上的近臣用暗匣悄悄装了,八百里加急送上京的。
中间不知跑死了多少匹好马,累坏多少信使,才将这道含了血泪的奏章凄楚艰辛的送来。
能上这样一道折子,那必得是总督之职或皇上直辖的暗卫才有此特权。
此时,这道折子里,就藏了惊天的秘密。
“淮水一带……梅雨连绵,终日不断,江水水位不断上涨,河岸大堤被冲垮,村寨倾颓,无数田地被淹。”
“几州百姓流离失所,饥饿交加,众多农人卖儿卖女,以换取微薄食物养活剩下的家人……”
“当地豪强,世家大族竟还联通米行商贩,哄抬粮价物价!低价囤积高价售出,以从中牟利!”
“真是好贪婪的嘴脸!”
崔璮沉着脸,将御笔一扔,挥袖将桌上剩余奏章全部挥到地下。
“这些……正经呈上来的官面奏章怎么一字不说!粉饰太平给谁看!”
“大堤三年前便已加固过。但是国库收支艰难,朕是开了私库,又东拼西凑了好大一笔银子!”
“才批过去加固堤坝的一笔巨款,转头不到两年就被冲垮!究竟是空做了功夫?!还是被别有用心的人中饱了私囊!!!”
“百姓流离失所……江南大小官员都是做什么吃的?!”
“各地政策全无,宛如幼儿般束手无策!官员怎的就不作为!”
“减免赋税开仓放粮建设临时民居勤加治水你倒是做一个啊!!!”
“还有更不怕死的。饿殍遍地,伏尸千里,世族豪强还趁乱兼并土地,割据财产,怎么,是要联合起来谋反吗?!”
无人敢回应他。
整座承明宫安静的可怕。
落针可闻。
“向大人,皇上……这是怎么了?”
端着侍寝牌子的敬事房太监小心翼翼地问。
向恭瞪他一眼:“安生些,脑袋不想要了?军国大事,岂是你能问的?先在外面站一站,等皇上气消些,再端进去。”
太监唯唯诺诺的应下。
里面的皇帝依然怒意滔天。
“左三!带着你的人手,暗里去江南。去搜寻当地官员贪赃枉法和世族勾结的证据,带回来给朕!。”
一直在暗处候着的侍卫首领抱拳领命,转身分派人手了。
“真是荒唐!”
皇帝心中犹有怒气。
开国之时,各地割据,世族豪强皆握重财,豢养私兵。
一族之长在地方的威望和地位,甚至要高于皇帝。
剧烈的矛盾爆发于高祖登基后的第五年。
那年正值朝堂危难,边关危机四伏。
东胡虎视眈眈,盯着刚平定的中原,看准朝中百废待兴,发动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
在与东胡大战时,边塞的大族李氏宗族见边军艰难,便野心勃勃认为其中有利可图。
便在一天夜里,带着满族养的私兵,乘夜起军,杀了边关奋战的诸将。
与东胡士兵里应外合,一路向南杀进。
幸亏,当时的朝廷官兵经年征战,还都训练有素。
这才将东胡大军赶出中原,重锁边关。
李氏一族被满门抄斩,株连九族。
天下震惊。
高祖此后就下了铁令。
各地宗族不可豢养私军,不可干涉官场。
除举仕的子弟外,与朝中任何官员频繁往来,都要按谋逆罪论处。
本来世族们消停了几十年。
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历经三朝,那些世族们是越来越不安生。
尤其是崔璮登基前后,明里暗里蠢蠢欲动……
崔璮捏紧拳头。
向恭小心翼翼送上一盅热茶。
“皇上,喝点茶吧。”
崔璮脸色阴沉,缓缓坐下。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闭上眼睛舒了口气,面色好转一些:“这里面添了什么?”
向恭觑着他的神色,知道是好些了,便道:
“回皇上,里面加了怡贵人专为您配的药茶。主要有甘草,秋菊等,都是些温补的东西。”
“怡贵人前几日送来的,说是近日春燥,皇上日夜操劳太过辛苦。”
“这药茶平日泡在茶盅里,给皇上抽空喝些能温养身体。”
“奴婢后来也拿去,让太医院专门验过了。说很是滋补身体,顺心养气,最适合皇上的体质。”
崔璮点头,眼中怒色稍退了些。:“怡贵人有心了。”
他拇指摩挲着龙椅的扶手:“她一向是很懂药理的。前些年也常常给朕做了药膳调理身体。”
“只是……自半年前失了孩子,她心中郁郁,身子拖拖拉拉的总不见好。”
“朕国事繁忙,渐渐也总忘了她……唉。”
他被勾起记忆,难免上心些:“这些时日,她身子可好些了?”
向恭笑眯眯地,赶忙回道:“怡贵人身子已大好了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0107/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0107.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27章 怒气)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赵常安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