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母给我和陛下赐婚,将我——敦宁侯府的嫡长姑娘纳进诚王府做侍妾。”
“一步步殚精竭虑,与江,祝二臣运筹帷幄,将陛下送上高位。”
“可最后她还是没能享到那荣光。我都……没见到她最后一面。”
她慢慢踱着步子,嘴中是饶有兴味,眼中却有血丝崩裂0,神情冰冷。
“宫中报的是,用情至深,不舍先帝地下A伶仃,服毒自尽。太后开恩,不忍拆散他们这样的情深义重,下旨让姑姑与先帝同葬帝陵了。”
“我总觉得,太后‘用心良苦’……姑姑最后得知,她不能有孕,是先帝下的药,让她一生无子无女,飘荡无依,恨毒了先帝。太后让他们合葬……诛的是谁的心?!”
“归根结底,姑姑这不明不白的死因,焉知不是因为她当年与太后和贺太妃争的太过?”
“可若是当年她不争,或许就连拥护新帝,扶持方家的资格都没有。”
“福祸总是相依的。”
“我们实得了好处,自然,也该担着些太后的愤怒,秋后算账。太后再怎么恨,也深谙冤有头债有主,虽讨厌方家,到底也没过多为难。”
“本就可以这样下去……只是……我的嬆儿快六岁了,逐渐在长大,我都不知……还能再护她几年。”
明明是春意暖融的好天气,听了她的话,素拂却感觉如芒在背,寒意森森。
她猛然谨慎起来,带着些惊惶,小心翼翼的劝慰:“
“娘娘可别说这种话,您好端端的在这儿呢,忒不吉利。”
“咱们侯爷在朝堂立的稳稳的,正得圣眷。皇上还靠着侯爷在中间斡旋江祝二家的,哪有您想的那么严重呢。
方焕瞅她一眼,抿唇一笑。
有些话没有说出口。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祝氏如今那样放肆,皇上眼瞅着强自忍耐,就要将布了多年的棋局收网了。
待祝氏一倒,江氏一家独大。
皇帝最见不得这个样子,必会扶持最合适的姻亲——敦宁侯方氏扶持做大与江重对争。
可若江氏,若皇后也倒了了呢?
她与皇帝夫妻数载。
她不笨,早已认清。
崔璮是一个好皇帝。所以他以振兴家国为己任,殚精竭虑,夙兴夜寐。
所以,他绝不会容忍朝堂有人专权。即便蛰伏羽翼,也不行。
那么到最后,方家面临的会是什么呢?
留给方家,留给她的,焉知不是一杯鸩酒!
面对帝王心术,操控摆弄,她无力抗衡,无法挣脱。
明知自己身为棋子的命运,却逃不过那一张网。
清醒着面对死亡,引颈就戮,也是一种带着嘲弄的悲哀。
可她不能说出口。
因为这会加速方氏的瓦解,更会害了她最爱的的孩子。
想到女儿,方焕心中一片柔软,女儿是她的软肋,也是她的盔甲。
“素拂,你记住,我这几年所做一切,都是为了嬆儿。我只要她好好活着,要了我的命都行。”
“娘娘!”
方焕自嘲笑道:“你也不必装糊涂。天上掉金子……世上哪有那么好的事?皇上宠我,宠方家。都是有目的的。”
“我在宫中,候府在朝堂,外人看着一片繁花似锦,实际上早已如烈火烹油,不知道能再红火几天。”
“父亲和哥哥催着我再生下皇子不也是为着这个道理吗?为着求最后一道保命符!”
素拂简直肝胆俱裂,心中惶恐不安。主子敢说出这种话,她却是万万不敢对答的。
她嘴上只能苍白无力的不停劝着:“还是娘娘多心了。”
方焕并不理会她,踩着芙蓉色的软底绣鞋慢慢走在宫道上,微微仰着头看向天空。
澄澈碧蓝,偶有几丝轻薄的乳白色云彩飘过,依稀可以看到城外,皇家围场那座高大朦胧的青黛色山影。
“生出孩子又有什么用呢?皇上意志坚定,少年英才,又怎会为儿女私情放下自己心心念念的家国基业……任何牵绊他的,都是他的绊脚石,不遗余力要铲除的对象。”
远方有风吹来,簌簌刮起她的衣袂,轻薄飘逸的披帛随风摇摆,恍恍宛若仙姝。
她的声音也模糊不清起来:
“我总得为了嬆儿做好打算。让她能安安心心的,无忧无虑过好自己以后的人生。”
“素拂姐姐。”
有个小宫女在后边轻声唤道。见到素拂点头首肯,才上前几步,附到素拂耳边耳语了几句。
“娘娘,……”
素拂挥手让她下去,和方焕说:“余宝林和周宝林在咱们后面不远处,看样子是要往昭华殿去。”
昭华殿和钟粹宫离得很近。
“哦?”
新嫔立时换了一副与刚刚截然不同的表情,娇俏而漫不经心地说:“让我那白捡的小侄女儿上前来,我好好看看她。”
看见小宫女径直向她们走来,余漪娴心中苦笑一下。
果然该躲不过的终究躲不过,这位与她大有渊源的娘娘,找上门了。
“两位小主安好。”
小宫女倒是很规矩的先行了礼。
“我家娘娘想要见一见余宝林。还麻烦周宝林见谅,先独自回宫。”
话听着客气,语气可着实不客气。
周欢侧首瞧了余漪娴一眼,心中有了几分思量。
余漪娴被小宫女领着,匆匆几步,赶到新嫔面前:“参见新嫔娘娘。”
方焕背对着她,听到她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0107/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0107.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26章 一方高墙)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赵常安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