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宫第三天,她的问题便隐隐约约得到了解答。
皇后一向是以温和宽仁出了名的,余漪娴刚入宫的时候,就有人将这个说给了她听。
这个人是谁,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听说皇后身子不好,刚掌了凤印,便定了新的规矩——妃嫔问安五日一次即可。
故而余漪娴入宫三日,才终于见到了皇后。
她跟着周欢,清晨便匆匆起来,让小丫鬟伺候着梳妆更衣。
她们穿过长长的宫巷,步履匆匆,走到那座金雕玉砌的永安宫。
听闻皇上很宠爱皇后。
每每有了各地有了新供上来的好东西,必先赏了永安宫一份。
服侍的小宫婢小夏,哦,现在已经被她改名为阿枢的小丫头,起名字的时候,余漪娴还咨询了她的意见,问她想给自己改个什么名儿。小丫头一脸正经,说小主心中想什么名儿,她便要什么名儿。
余漪娴乐呵呵,说:“那以后叫你阿枢好不好,一木一区,木为坚定立根,区为明辨善恶。今日以‘枢’字为你命名,今后,我就是你的主子了。”
阿枢叩首谢恩。
这番话,她也是在给阿枢提个醒,就算她是别的宫塞过来的软钉子,也得知道自己吃的是哪家饭,得的是哪宫的庇护,让她记住,就算要给旧主跑消息,也得先为新主筹划。
咳咳,跑题了。阿枢悄悄和她说过,永安宫修葺的物件,那简直是无一不精美,无一不清贵。
亭台水榭,假山小湖,这些景致永安宫里都有陈列。
她还听闻,后宫妃嫔,但凡有不敬皇后的,都会被重罚。
连一向跋扈的丽妃,也不例外。以致她只有偶尔耍一耍嘴上功夫,从不敢动了真章。
听闻在前朝,皇上是也对江氏族人多有青眼,时常照拂,即便有错处,也会多加宽宥。
所以即使这么多年,皇后虽无子,她的凤位坐的也是稳稳当当。
……
所有的这些,都是听闻。
都只是听闻。
只有真正见到皇后那一刻,她心中所有的想象,才都具化成了上首那个人的模样。
鲜活真实。
昭华殿离永安宫并不远。即使她们穿着紧束的宫装,带着琳琅的珠翠不能走太快,但约莫走个半刻功夫,也就到了。
她们到的时候,上首已经零零碎碎有一些嫔妃在座了。
见了她们到来,都纷纷打着眼色相互示意。
她们位分低,位子自然极为靠后,位分既然低下,故而都规规矩矩低着头,不敢有丝毫造次。
余漪娴用眼尾的余光悄悄看着,看到所有的新晋宫妃都安安静静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垂首伏身。只有一位除外,她坐在这次新晋宫嫔的最前方,端端正正的靠在那里——是那位建宁候府出身的侯美人。
她眉眼舒朗,一派清风明月,泰然自得。
是一副极大气的长相。简单挽起的发髻上,只盘着一只以绿松石花瓣为主,赤色玛瑙珠点缀其减拼串而成的菊花簪。
那簪子华美之极,虽孤零零一只倚在头上,却不显单调。造型精致,选料的品质也很高,而且花瓣重重,一层层叠下来,都有一口小碗那么大了,这样好看华贵的一只长簪,通身打量下来却并无僭越违制,足见制作之人的用心。
她们这儿一小片儿,都仿佛被侯美人头上这只松石菊花簪点亮了,它的主人却还意态闲闲的靠在那儿,光明正大走着神。偏一举一动还没有什么不合规矩的地方,让人挑不出错处。
“瞧见了吗,”周欢微低下头,和她轻声说着:“那就是一等勋爵人家嫡女的风采,不卑不亢,有所依仗,什么争抢都不必放在心上。”
余漪娴抬了眼去看她:“姐姐是明白的,我性子惯来软弱,不想争抢什么。”
周欢轻笑一声,不再管她。
被她们议论的中心——侯美人,依旧身子松泛的靠在椅子上,闲闲的喝着茶,神色半点不见紧张。
而同样被诸多好奇的目光洗礼的,还有这次被太后特意关照的阮才人,也是清清泠泠的坐在侯美人旁边的椅子上,目不斜视,不见怯色,好似这只是寻常的一次茶会。
皇后也没让这些光明正大打量的目光存在多久。
没多长时间,就听见繁复的步履声传来,然后最上首的尊座上传来细碎的声音。
是皇后来了。
众人齐齐跪拜下去,一起问安:“皇后娘娘万福金安。”
周欢她们也跪拜在几步开外的地方,以新晋宫嫔的身份,例行参拜大礼。
隆重而尊敬。
皇后的声音清泠泠的传过来,如柔软的云雾附在她们耳畔:“诸位妹妹请起身吧。”
众人起身,衣物瑟瑟声中,余漪娴这才第一次看清了皇后是什么样子。
她穿着绛蓝色的朝服,远处看不清是什么样的绣工,只能依稀判断,应是苏杭供上来的料子,光泽柔和,织纹细腻。
上面用金银彩线细密绣了百鸟朝凤的纹样,栩栩如生。光彩变幻间,宛如真的有鸟雀在衣上飞动。
她的发髻高高挽起,只在发髻正中带着一座缕金的凤冠,两边插着一对赤金海棠步摇,除却耳边一对海棠耳铛,再无多余装饰。
皇后并不是她想象中端庄沉稳的长相,还要柔美很多。她长了一张柔婉的鹅蛋脸,鼻梁高挺,眼睛纤长。是那种柔情似水,却娴雅出尘的样子。
没由来的,余漪娴在这一片慌忙之中突然想起了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0107/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0107.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23章 她)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赵常安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