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粹宫的偏殿里,新嫔小方氏拿着诗经教小女儿背诗。
小方氏念一句,四公主崔嬆1跟着学一句,咿咿呀呀的,还眨着大眼睛摇头晃脑。
小方氏看的心都化了,抱着女儿亲了一口,温柔道:“乖宝贝,来给母亲背一背刚刚教你的诗。”
小公主端端正正地坐了,两只小手规规矩矩地放在膝盖上,认真开始背:
“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烝民,其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2
“娘娘,得了些消息……”
大宫女素拂匆匆走了进来,附在小方氏耳边轻声道。
小方氏抬头和她交流了几个眼神。
四公主见到母妃有事,非常懂事的乖乖地站起来:
“母妃,嬆儿困啦。嬷嬷说女儿还在长身体,需要好好休息才能快快长大。不若嬆儿先下去歇息,等明天起来精精神神的背给母妃听。”
小方氏笑着摸摸她的小揪揪:“那嬆儿先去休息吧,明天再给娘亲背。”
旁边的奶嬷嬷上前,将崔嬆领回了寝殿。
“四公主真是乖巧懂事,娘娘以后,尽可享福了。”素拂讨着小方氏的欢心。
“是啊,”小方氏笑眯眯的点头,“对了,礼部那边给了什么消息吗?”
“是,这次六个秀女中,除了太后那边要留的阮氏姑娘,和长的像皇后的周氏姑娘,还有一个侯氏出身显赫,是出自建宁候府的嫡次女。还有一个……”
她不以为意的哼了一声:“您猜是谁?”
新嫔被她勾起了好奇心:“是谁?”
“是咱们府上那位大娘子的嫡亲侄女!”
“噗嗤。”小方氏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她的亲侄女?就她家老太太那样的?能教出个什么好东西来。”
主仆二人笑做一团。“我那个继大嫂余氏啊,”小方氏抹着笑出来的眼泪,“出身本就不高。当年哥哥的原配病逝,只留下了我那一个可怜的大侄子。”
“爹爹想着,府上不能没有当家太太,想再为哥哥寻一门好的填房。但是母亲不想找高门嫡女,觉得不好把控,爹爹又不想找低门女子,觉得她们小家子气,教养不好子女。”
“当时,在宫里头,姑母虽然受宠,方家如日中天。但是父亲不得先帝欢心,并未得到重用,只随随便便抬了个爵位就过去了,领的还是虚头巴脑的闲职。”
“故而爹爹的心思,便瞄上了在御前活络之人。两三回的交锋,他就瞧上了余家那个做了正三品光禄寺正卿的老太爷。”
“他家那位老太爷,有一身本事,惯会揣度圣意的,是常在御前行走的红人。上简在帝心,下能当好差事。在大事上就从没让人揪出过错处,从一介白衣走到那个位置,也是有大能耐的,在殿上也说得上话。”
“要不是图着他们家老太爷的那点能耐,谁会瞧得上他们家的门第。只是谁能料到,咱们这新妇刚娶进门一年,那余老太爷就得急病去了,只剩了个没什么出息的大儿子,还有一个利欲熏心的老太太。”
“只有那个安仁伯府的大儿媳关氏还当些用,可惜只是个嫡次女。一个家里空空荡荡的,又没什么得势的姻亲,取了这么个当家媳妇,把爹爹悔的呦,那个痛心疾首。可是大娘子娶都娶了,急慌慌休妻只会叫人看了笑话去。”
“爹爹只好将这苦果自己咽下,认了天命。他试着让娘亲放一点权,想着那余荔能不能撑起咱们敦宁候府。可是到底没能如爹爹的意,余荔.....撑不起敦宁候府的家。”
“于是爹爹也指望不上她了,劳累娘亲又拿起了管家权,又为哥哥寻了好人家的贵妾,可是终究正妻的位子已经许出去了,怎么弥补都无济于事。故而家里都将那余家给恨上了,只有过年才会以薄礼来往,平时根本都不联系。”
“余荔在我们家就是个笑话,不仅娘家式微,自己也撑不起门面来。每日着急忙慌的,踏踏实实的病了好几场,最后当家的权力全都回到了娘亲手里,仅剩的那一点儿还落到那得宠的贵妾手里,自己活生生成了个木头傀儡。”
“她肚皮也不争气,成婚那么多年竟是没个反应。直到六年前才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女儿,让人看了许多年的笑话。”
“你知道最有趣的是什么吗?不止我们不待见她,她母亲明知道她在方家过得不好,为着自己那个!不成器的儿子,在陛下登基的时候,图着咱方家有从龙之功,还巴巴地跑来闹,逼着余荔去求哥哥提携余家。”
“最后她那不成气候的哥哥如愿升了半个品级,但是,将余荔气的,再不和娘家来往。直到六年前生下女儿,才允那老太太送了一车贺礼。”
“他们家,就活脱脱一出大戏,都是些上不了台面的东西。这次竟然还有幸选上了?真真是笑话。不过也是,他们家的皮相是生的不错。我看呐,那个姓余的秀女肯定是不省心的,这下可有的热闹看了。”
素拂陪着笑,连声说是。
“不提他们了,没得丧气。”
小方氏捡着瓜子,咔嚓咔嚓地拿指肚夹开口子,把瓜子仁一粒粒捻出去。
素拂看的担心:“娘娘,还是奴婢来吧,当心您的指甲,脏了或者裂了都不好看。”
“不用不用,嬆儿想吃瓜子酥。她那么乖的孩子,好不容易想要点什么东西。我得亲手做了才有意义,什么都有你代劳,那就不是我的心意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0107/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0107.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2章 敦宁侯府)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赵常安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