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欠她的,一辈子都还不清。在璮儿即位的前一年,京里风起云涌,刀光剑影,大部分的皇室和勋爵人家的子侄都被拖下了水,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幽禁的幽禁。”
“后来……璮儿就要赢了,她明明前几日,还进宫替我分忧,可半月之后,阮府却突然传出她的死讯!”
“她一向身体康健,京中当时又无天花,瘟疫流传的消息,更没有要人性命的时疫,为何会突然急病暴毙?!”
“我觉得蹊跷,便偷偷派人去查,竟查出,是那阮林那杀才,有了,有了!通奸之人!”
太后气极,加上刚刚心中实在郁愤,眼中竟氤氲出一层雾气。
苏嬷嬷大骇,忙上前去宽慰。
好生缓了一会儿,气性消了一些后,太后继续说道。
“那阮林想来是怕璮儿即位后,我大权在握。李妹妹是我的表亲,又是我身边亲近之人,我的了势,便能替李妹妹撑着腰杆子,他无法休妻;更怕无故休妻遭人诟病,便急急地……毒杀了她!”
“他这样的有恃无恐,就是打量着我当时忙着为璮儿夺储,耗尽心血手忙脚乱,一时腾不出空,无法拿捏住要害治他的罪!即使事后空出精力,他也有足够的时间,将那些证据都销毁了!”
“刚出丧期啊!只是刚出丧期!他就急急地将那通奸的女人,娶进了门,做了他的继室。这般的明目张胆,前脚正妻人刚没了,后脚就新娶继室,打量满京里谁是瞎子不成!”
太后悲愤之极,又感怀旧人,一时心中大恸,忍不住潸然泪下。
“儿媳死的不明不白,儿子转眼就娶了新妇。阮家那老太婆早就成精了,一心的好盘算,不可能看不出端倪。”
“可这些年……她大半的日子都藏于佛堂,日日装聋作哑,早忘啦,她阮家因何兴盛!她儿子当初是因何缘由得的那个大理寺少卿之职!”
“只是可怜了李妹妹,心血都熬干了来照应那个家,最后将自己的命都赔了进去,徒留两个孩子孤零零在这世上.......”
“当时李妹妹为了阮林,第一次开口求我,便是为着让他升官。我心疼她立身不易,想着多给她撑撑腰,心一软,就应了。现在,纵然是悔的肠子都青了,也不能贸然地将阮林降职削官……”
太后无奈地叹着气,也恼当时的自己糊涂,为了护住好姐妹,竟引了豺狼入室。
苏嬷嬷又命侯着的宫人端上一盏浸了枸杞子的热参茶,特用水红色,烧了福字纹的半透琉璃盏盛了,送到太后面前。
“娘娘先润润喉吧,消些气性。为着那起子没心肝的小人动怒,伤了身也忒不值得。不过……那阮家人行事也颇为放肆了,敢这样明目张胆地算计娘娘,在娘娘面前搭台子唱大戏,咱们就没一点法子,惩戒他们吗?”
“有,怎么没有。”
太后喝了参茶,闭上眼睛,养了养精神,才慢慢地开口:“他们就是算计着璮儿刚登基,后宫若是插手干预前朝,样子太难看,我还不便涉政。”
“想着过些年头,等事情慢慢平息了,我有了权柄,思虑着权衡着,说不定就淡忘了,不计较了。他想的倒是美!不计较,那李妹妹的命就这么白白搭进去吗?!”
“璮儿即位后,本因lùn_gōng行赏,因着阮家是我带上来的姻亲,为表着孝心,阮林擢升之事,皇帝便来问我的意见。”
“那份折子,他往慈宁宫递来三次,觑着我的脸色,阮林的封赏一次比一次微薄。可我都弹回去了。最后一次来回,皇帝便明白了我的意思,知道我心里厌了那帮人。”
“于是不仅他阮林的少卿之位没有丝毫变更,皇帝还授意着大理寺正卿与其他的少卿分了他的权。他的叔伯兄弟们也被皇帝授意清除逆王党的官员们撸下了了不少。做了这些,还忧心我不满意,又冷了他们家这些年。”
苏嬷嬷给太后轻轻揉着腿,一边笑道:“陛下是孝子,登基后,尽管国事繁忙,日理万机,也不忘时时顾念着您的心情与态度。”
“嗯。”太后满意的点点头,“皇帝是孝顺,这样一来,我也宽心,总算没白辛苦那些年。”
苏嬷嬷陪着笑:“陛下顺利登基,又孝心昭昭,后宫和睦。又这次阮大姑娘顺顺利利入了宫,娘娘挂心的事都圆满了,您以后尽可宽心了。”
“都圆满了?还不能够呢!”
太后又打起了精神:““这几年我忍而不发,这口郁气怎能白受?先前想动阮家,顾及李妹妹的两个女儿,才不好贸然出手。”
“两个女孩儿没出家门,家中就遭变故,又没个亲兄弟撑腰。就算是事后我将她们封为县主,旁的勋贵人家瞧着她们势弱,到底,有底蕴的人家也不会有意结亲了。”
“为着这那姐妹俩的前程,恐阮家倒台,会牵扯到她们,我这才忍让了这些年。如今,阮琝入了宫,我护着她,阮家的手伸不进后宫,便不能拿捏她分毫了。”
“只剩下李妹妹的小女儿。我想着,将她接进宫来,我亲自教养。反正有舒嫔和她妹子的先例放在前头,那些酸儒们也挑不出什么错儿来。再等五年,我为她挑一门家宅安宁,门第显赫的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0107/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0107.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0章 旧情)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赵常安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