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米的努力是卓有成效的,王府的人都接受了戴米。
这是毋庸置疑的,现在再谈起戴米,他们都会说我们王妃怎么怎么样的。
他们会说的眉飞色舞,他们说着他们王妃的出色,好像他们刚开始就是这么认为的。
让夏衍感到好笑。
不过也为戴米自豪啊!
还有多长时间戴米能来?夏衍算着日子。
让人把那五进的房子收拾好,戴米来了以后能住的舒服些。
另外,王府为戴米准备的嫁妆,不知道准备的怎么样了?
那是整个西北的脸面,可是马虎不得的。
夏衍回头和齐万里商量着。
其实嫁妆的准备,怎么做都可以的,王妃又不是皇后,夏衍也不是第一次结婚。
嫁妆可以是戴米自己准备的,但是夏衍不肯,无论怎么说戴米出身农村却是事实。
戴米手里有宝贝,但是大多是草木类别的,不登大雅之堂。
夏衍那么喜欢戴米,那么在意这次婚姻。
第一次结婚时,他没有什么感觉,结婚时的一切事情都是父皇让礼部操办的。
他只是被动接受而已,这次他得自己操办。
王太傅和齐长史赞同,夏衍作为西北王可是第一次结婚,婚礼必须隆重,这是毋庸置疑的。
他们西北王可不比别人差什么。
倾西北之力,还办不出一场像样的婚礼?
当然他们都不会铺张浪费,更不会向下摊派,横征暴敛。
他们都不是巧取豪夺,奢侈的人,只不过用些人力罢了。
况且夏衍用的着吗?他母亲颜皇后所有的物品都在他这里,
他的外公家,虽然覆灭了,可是谁敢动他们的东西?
不怕夏衍嫉恨?
想从王爷口中夺食,也得称称自己的斤两不是?难道活腻了。
所以王爷真可以说富可敌国,虽然这些东西都不是他想要的。
可是,它们确实存在的,它们属于夏衍。
现在夏衍要和最爱的人结婚了,是用到这些东西的时候了,为什么不办的隆重一点?
为自己心爱的人准备这一切夏衍感到愉悦,身心都舒服。
王太傅和齐长史也都很积极,王爷这次大婚,在大西北,具有历史性的意义。
夏衍虽然来了三年,但是对西北的控制和掌握,还差一定的火候。
特别是辽州和静州,静州还好,知府是夏衍亲姐夫的哥哥。
夏衍身上有两个嫡亲姐姐,大姐和亲远嫁,而且已经过世了。
小姐姐嫁给当时出身公卿世家的探花。
夫妻俩夫唱妇随,生活的蜜里调油。
五年前的那场大变故,姐姐,姐夫悲痛欲绝,都不愿意再待在京城。
携子回归故里。
夏衍真的没有什么亲人了,这次一定让姐姐他们来参加自己的婚礼。
辽州的知府是新换的,前几年发大水引起流民,,百姓流离失所,使得上任知府倒台。
新换上的人是夏衍的心腹,他对辽州的控制力度就不足,何况夏衍。
天高皇帝远的,许多人并不知道夏衍的存在,当然也不认同夏衍的管理。
王爷也做不到令行禁止。
所以这次大婚的意义非常大,至少,让他们认知夏衍和戴米。
所以,另外的两个大州也都有他们的采买任务,几个大人物也能接到婚礼的请帖
当然,钱是到位的,夏衍真的不差钱。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28590/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2859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10章 筹备婚事)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韭花酱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