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副院长却肯定的点点头:“恐怕还不止一个师团。”
闻言华寿俊不禁将那份资料紧紧握在手中。
正在两人因为磷酸生产工艺而震惊时,窑洞里却突然响起一声带上海口音的急切询问,“这个大庆,究竟是哪里呀?”
华寿俊看去,就见地矿系那里,一群十几个人正围着一张地图激烈讨论。
刚才询问的人是延长油矿的陈厂长。延安是有石油的,而且虽然在被封锁的极端恶劣条件下,但通过军民和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延安此时已经建成了以延长油矿为中心的一整套石油生产体系。
由于缺乏钢材和钢管,延长油矿的主要管道是竹子做的,熟练的技术工人使用陶土灶、煤火,依靠经验分馏出媒油等产品,还研制出了油墨,使得辟处山沟的延安居然成为中国少数掌握油墨制作技艺的地区,此时延长油矿的出口收入已经成为延安的一大经济支柱,延长油矿的陈厂长自然也是根据地产学研战线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28364/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2836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12章 根据地的学者们)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叶声谷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