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帝国时代造反实录- 第二百三十二章 敲定官制和军制(3/3)

文/猫爵士
帝国时代造反实录 | 本章字数:984  | 帝国时代造反实录txt下载 | 帝国时代造反实录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抗日之乱世英雄特战狂狼北朝汉月霸行三国清末文抄公京门风月内文体时代我当佣兵那些年异世之女神之路没人可以战胜我战歌声中的异族战狼兵王虚拟战线
程建设和管理,相当于建设部。

警部则是负责治安管理,案件侦破,缉捕盗贼等,相当于公安部。

财部的主要职责就是制定农税和商税等税率并且负责收缴,同时制定财政预算,审计各个衙门的公务支出等,就是管钱袋子的的财政部。

至于文部,则相当于教育部,主要负责各级学校的建设,各级考试的组织监管等。

六部的最高长官为侍郎,为正四品。

之所以品级定的不高,主要因为现在沈墨只是一个国公。

现在定的太高,以后升级成了王国和帝国之后,就不好办了。

上面这些则是属于行政架构,下面讨论的就是军队的管理了。

王夫之最初是建立效仿大明,用兵部来掌调兵之权,另设都督府掌统兵之权,互相制衡。

但是于成龙却不同意王夫之的意见。

他认为如今沈墨地盘不算大,兵力也不算多,而且以后的战事会非常频繁。如果设立兵部来分权的话,会影响军队效率,而且还会造成人员冗繁,给国家财政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他建议直接效仿洪武皇帝设立大都督府,一体掌控调兵统兵权。

由沈墨亲自担任大都督,亲自掌握军权,若有战事,直接可调兵遣将。大都督下面设置总兵官,不定额。总兵官平时统兵练兵守卫地方,战事则可奉命出征作战。

待到日后天下一统后,再行分权之举也不晚。

王夫之坚持自己的看法,于成龙也不退让,然后两个老头就当着沈墨的面争论了起来,引经据典,你来我往。

沈墨就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摆出一副吃瓜群众的架势来。

看了半天,沈墨得出结论:

王夫之虽然是饱学之士,但是却毕竟没有时间的从政经验,有时候不免有点纸上谈兵的理想主义。

而于成龙则是一步一步从基层做起来的官,做事情看问题的角度更符合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fǎ_lùn,提出的办法则更符合现实需求一点。

最后两人争论了半天,一偏头看到沈墨在一旁吃瓜,彼此对视一眼,都有些不爽,也不吵了,直接请沈墨定夺。

沈墨心中自然是赞成于成龙的意见的,现在根本没必要搞那些分权的操作。

毕竟自己手下的这几员大将以及自己麾下的军队主要力量都是百分百忠诚自己的,根本不需要什么制衡。

但是这个理由却不能说出来。

最后他假装认真思考了一番,对王夫之道:“姜斋先生的意见是高瞻远瞩,于山公的见地则是从现实出发。我认为目前还是尽量少设置一些衙门,免得徒增负担。等到日后基业再壮大之后,咱们不妨再继续增设。”

王夫之其实吵着吵着也觉得于成龙说的有道理,现在看沈墨也是这么想,而且也给了自己面子,所以最后也是点头同意了暂时只设置大都督府,不设兵部的构想。


状态提示: 第二百三十二章 敲定官制和军制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二百三十二章 敲定官制和军制(3/3) 返回《帝国时代造反实录》目录下一章:第二百三十三章 筹备开国大典(快捷键→)

推荐阅读谍影:命令与征服忍校教师,我教书就能变强满唐华彩我娘子天下第一黜龙大秦:这个皇位舍我其谁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扼元迷踪谍影大唐腾飞之路红色莫斯科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