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健读江城卫校三年,班上就有父母收入高的三位同学,一分钱的国家助学金都没有!孙家当时不好不差,被评了乙等助学金、十一元,要是按照孙家如今一百八十元的收入参加评比的话,最多被评个丙等!最高的甲等十六元,人数最多;最低的丙等九元,人数最少;寒暑假没有国家助学金,要是九月六日开学,九月份还要扣除六天的国家助学金!全班一共有多少助学金?哪些同学有份?什么级别?孙班长了然于胸。
大学的国家助学金比中专的要高一个等级,就像工资改革后,大学老师的工资就比同等级别的中专老师高一个等级,中专老师又比中学老师高一个等级,中学老师又比小学老师高一个等级,还有地区收入差!
鹏城特区物价市场化,干部职工比其他地区的干部职工多近一倍的工资。
“啊……只有五块钱?那最高多少钱?”
“要是像华中农大这种面向农村的大学肯定得到国家助学金要高些,有可能达到二十八块,江城大学和华中大学最高大概就是二十元。”
孙健同学也不清楚。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26716/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2671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51章 防暑降温物资)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解剖老师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