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之间,电光火石,谁也不让着谁。
晴熙和洛子冉之间没有什么仇恨,不过晴熙可记得,当初洛子冉在大殿上说着自己一定要嫁给平疆王的话。
她身为沈曦宁的朋友,自然是要帮忙说话的。
“熙妃娘娘入宫这么久,又是后宫中唯一的妃子,按理说皇上独宠,熙妃娘娘这肚子还没动静呢。”
“这话说的,大家不都一样么。”
“熙妃娘娘当真是伶牙俐齿,昔日都没发现呢。”
“我当初也不知道,璃国的公主是个喜欢别人夫婿的。”
晴熙的话句句带刺,平时在宫里淡然,可不代表她这个人好欺负。
洛子冉被噎的说不上话,冷哼一声,
“这御花园的冬梅也不过如此,我就先回去了,熙妃娘娘自己慢慢看吧。”
说完,转身高傲的离开,晴熙不屑的笑了笑,看着身后的宫女,
“去,摘些开的最好的梅花,回去烘干做熏香。”
“是。”
……
皇宫这边再次传来边疆捷报,这一次,信上的内容较多。
先是说明了拿下城池,然后就是禀告陈武叛敌一事,并且直接说斩杀战场。
至于顾瑾受伤一事,只字未提。
拿到捷报,祁南稚最先想到的就是晴熙,然后带着信去了储秀宫。
到的时候,晴熙正在和宫女一起收烘干的花瓣,见祁南稚过来,宫女纷纷行礼退下。
这么多日子下来,在储秀宫的宫人眼里,晴熙独得圣宠,两个人的感情十分好。说不定这就是未来的皇后。
就连太后那边收到的消息都是,储秀宫这边夜夜独宠。
只有祁南稚和晴熙两个人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
“熙妃,边疆传来捷报,年前又收回了一座城,一切平安。”
显然,听到这个消息,晴熙脸上露出了喜悦,能得到平安的消息就很好了。
“只不过,朕之前派去的将军叛敌,被斩杀于战场。朕不明白,为什么朝廷那么多将军,除了一个平疆王,其余人都担不起重任。”
祁南稚毫不避讳的说出自己内心的忧愁,晴熙坐下来,给祁南稚倒了一杯茶。
“平疆王两代镇守边疆,护祁国疆土太平,国泰民安。不是他们本身就担得起重任,都是在战场的生死战当中磨练出来的。
朝廷的武将虽然也是人群中的佼佼者,但处于太平盛世,缺少经验,自然担不起。”
“可朕派他前去边疆,一来为了收复疆土,二来也是为了历练。奈何边疆的将士根本不听从兵符,他们一心为顾家效力。
这是祁国的江山,他们是祁国的将士,怎么能全听一个王爷的话,枉顾朕的旨意!”
听了这话,晴熙突然就笑了,不过笑的别有深意。
“你笑什么,难道朕说的不对?”
“皇上,您说的这些事关朝政,我是后宫妃子,不应该说这些的。”
“无妨,朕就是烦心,也没人能说说心里话。你但说无妨,朕不怪你。”
“那我就直说了。皇上您之前做的事情我也略有了解,您想想,这些将士常年厮杀于战场,能不能活下性命都要看主将的指挥。
将士们能这么听一个人的,就说明陛下的眼光很好,给边疆辛苦的将士们寻了一个好的将领。
这是祁国的福气才对啊。”
“可他们已经不听朕的旨意了,朕派去边疆的将军,根本指挥不动他们!”
“陛下只听从一面之词么?如果兵法谋略皆更胜一筹,将士们难道愿意把疆土拱手让人?
何况您在朝堂上用重赏选出来的将军,兵符都许诺交给了人家,暂且不说这将军是不是图财为名,边疆的将士知道了,也会寒心吧。”
晴熙说的话虽然很直白,但句句在理。祁南稚陷入沉思。
“你的意思是朕做错了?”
“陛下是天子,祁国是您的江山,不管做什么决定都可以。也没人敢直说对错。
在臣妾眼里,你不应该是那种为了自己的猜忌就害了忠臣的君王。”
“朕明白了。朕原本以为你对朕的印象不会很好呢。”
“我还在晴国的时候就总听父兄提起陛下,虽然登基不久,是新帝,不过治国有方,如果不被别人误导,一定会是一代明君。”
“所以,你兄长那日在朝堂上说,你心仪于朕,可当真?”
这不是祁南稚第一次问这个问题,不过这一次格外的认真。他还是第一次知道,原来晴熙对他的评价那么高。
晴熙低头不语,给他把茶水填满。
“帝王是九五之尊,想入宫的女子太多,我身为和亲的公主,又有什么例外。”
“所以,你从一开始就只是抱着和亲的态度,这么久,从未对朕动过一丝真心是么?”
这次晴熙没有回答,低着头,她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真心,也许也有吧。
看她不说话,祁南稚以为她是默认了,突然间,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他登基以来,第一个欣赏的女子是沈曦宁,但她是自己亲自赐婚给了顾瑾,后来也不是没争取过,但顾瑾的态度不能再坚定了。
然后就是晴熙,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对晴熙产生不一样的感情的,也许是起初她和沈曦宁很像,但相处下来,他发现晴熙很有自己的想法。
身上那种淡然清冷的性子让他不由自主的想要靠近。
只是这两个女人,不属于自己的那个也就算了,偏偏这个和自己同床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26099/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26099.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05章 不会强人所难)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肆悦悦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