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婉讨好地笑了笑。
前院,外书房。
“您说明日吐蕃特使也要来?”杨安沉思半刻又接着问道“父亲,吐蕃使团是为着求和亲,他明知大庆已没有适龄的待嫁公主了,为何还要多此一举留在大庆等皇上临封一位公主呢。”
“吐蕃与我们关系日渐紧张,与安西在边界处打了不少小仗了,他们只是没等到合适的时机,若是东西突厥联手突袭我们北庭,只怕吐蕃也要就势朝安西下手了。他们如今来求和亲,为父其实也并未想明白。若明日他们真的来了,你让暗卫跟住他们。”
杨安应了是便退下了。
另一边贤妃宫中。
“母妃,您的意思是明日儿臣要去杨国公府,为杨国公祝寿?”三皇子皱眉不解“儿臣如今与杨府嫡长孙女避嫌都尚且来不及,怎好出头为杨国公祝寿。”
“我儿想得太浅显了。贵妃娘娘那边儿年节前些日子还派嬷嬷去教导晴姐儿,今日里头又让晴姐儿代了公主去迎郡主。贵妃娘娘这是要抬举晴姐儿,可母妃知道,你不喜晴姐儿。我儿只要寻自己喜欢的姑娘,其余的一切,为娘的都会帮你得到的。”小柳妃言语里有抑制不住的得意。
“母妃,儿臣并未中意杨氏女。父皇重文臣,杨氏女乃世代武将家,不适宜做儿的正妃。”三皇子觉得自己每提及一次这个人,眼前就会浮现一次她清丽的容颜。
“杨国公府能屹立百年不倒的原因不不仅仅是因为它是纯臣,更因为杨府那赫赫战功。我儿看低了杨国公府在你父皇眼里的重要,或者说我儿低估了在历代皇帝眼中的杨国公府。”贤妃摸了摸自己头上的珠钗“更何况如今突厥异动频频,你父皇只会更加倚重杨国公。”
三皇子没有再与贤妃争辩什么,却也在私心里有那么一瞬间起了些念头。可转念又一想,作为皇上,只怕没有人能容忍别人背靠文臣太傅,手倚武将国公。更何况皇上本就不喜武将,即便需要他,也并不耽误不喜他。最重要的是,自己前头刚说对杨文婧无意,转头再去祝寿,只怕父皇那边儿对自己的想法就多了。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25823/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2582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34章)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林六月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