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大明建昌侯- 第二百四十章 归心似箭(2/3)

文/一语不语
大明建昌侯 | 本章字数:1783  | 大明建昌侯txt下载 | 大明建昌侯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振兴东汉三国大骗子我没想当大剑豪啊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精灵之开局假装天王神秘复苏之开局就无敌(魔改神秘复苏)重生北宋之杨家九郎蜜色甜婚:总裁爹地送上门我能看见秘藏特种兵之全能系统双面人生之我在明朝当驸马大唐第一枭雄
龄回到京城,真的很讨人厌,朝堂上比张鹤龄更加张牙舞爪,更让他们觉得难堪,经常还要置气辩论……

但在他徐溥看来,大明的纲常不能乱。

“陛下,鞑靼既在发觉朝廷用兵之坚决,主动撤兵之后,也当结束西北军务,当务之急是要保证西北屯田秋粮入库的稳定,若眼下不召建昌伯回,也可等秋粮入库之后,再行征召。”

徐溥拿出了身为局”。

我不去跟皇帝讨论张延龄功劳的问题,甚至鞑靼撤兵,我都不认为是张延龄有功所导致。

现在只说西北稳定。

朱祐樘摇头道:“朕既不认为建昌伯应该长留于西北,也不认为三边的事也该交给他,毕竟朕觉得,他能完成朕交托的差事,便已对得起朝廷对他的信任。至于三边之事,应该交由新的三边总制来处置,马政等……也不该交给他。”

皇帝说出此话来,让在场很多大臣觉得不解。

皇帝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说,皇帝也怕张延龄军权在手,尾大不掉的问题?

张鹤龄跑出来道:“陛下,那就让臣的二弟回来,派个更成熟稳重的老臣去西北镇守边疆就好了,西北那苦寒之地,还真不适合我二弟的性子。”

当兄长的,好像还很知道体谅弟弟的难处。

将心比心。

张鹤龄从来不想去西北,在于西北在外人传来,那就是个鸟不拉屎的边荒之地,哪有留在京师这花花绿绿的世界自在?

“lùn_gōng的事尚未有定论,召回的事,也先暂且放放吧。”朱祐樘没有继续探讨下去。

这件事好像是一提,又戛然而止,如同之前提到给张延龄赐婚一样。

朝议将散。

皇帝还有意往李东阳身上看一眼,似乎在等李东阳给出表态。

但李东阳仍旧没做任何的表示。

……

……

朝议结束。

众大臣各自回衙所。

出宫的路上,三五成群,也都在谈及有关张延龄的功勋。

很多人觉得不忿。

现在怀疑的人少了,只是觉得张延龄“走狗屎运”的人更多,至于之前打赌非说张延龄是虚报战功的刘璋和元守直,现在明显被文臣孤立。

不管你们二人的动机如何,至少现在我们不能跟你二人走得太近,免得被牵累。

当夜。

李东阳从宫里的阁部出来,回到家门。

就得知礼部尚书徐琼已经在他府上等候多时。

徐琼似乎是代表皇帝,来跟李东阳下聘的。

李东阳尽管不愿,还是与徐琼会面,二人在李家正堂商谈了有一个多时辰。

“宾之,虽然你看不上延龄,但他始终是个晚辈,未来仍旧可期,若是无人规劝和指点,将他引入正途,大明或会因此而乱,难道你就没有要提点他的想法?”徐琼语重心长。

这意思是。

我代表皇帝,请求你去把张延龄带上正途。

毕竟张延龄年轻,可塑性高,不想让他误入歧途,也不想让大明朝陷入动乱,现在就出手。

我们很看好你。

李东阳皱眉道:“小女年幼,为何一定要是我李家之女与他结成姻亲?之前陛下似也有意将德清长公主下嫁,为何不见此事成行?”

李东阳也是火了。

思来想去,作为大明之臣,似乎的确该为此做牺牲。

但想到牺牲的是自己心疼的小闺女,李东阳还是选择了“隔岸观火”,凭什么有牺牲的时候要让我李东阳来做?你们怎么不上?

凭什么让我舍小家保大家,难道你们家里没女儿?女儿没有,孙女有没有?嫡出的没有,庶出的也行啊。

徐琼一听,就知李东阳根本看不上张延龄,他叹道:“我也知宾之你看不上延龄,觉得他出身卑微,也是不学无术,但你可有想过,他除了未曾参加过科举之外,在旁处有学问上疏漏之处?引经据典,或是出口成章,何尝不是年轻士子中的翘楚?”

“若只因为他少不更事时所为,定他烂泥扶不上墙,未免偏颇。”

“即便令媛未来能觅得如意人家,只怕年轻士子未来的造诣,也很难在延龄之上。”

徐琼很负责任。

皇帝让他来说媒,他就把张延龄各种好处说清楚。

而且用辩证的方式去讲。

你是觉得他不好,但你也不想想,你女儿未来嫁个世家公子哥,再努力有张延龄的成就?

你女儿嫁过去还是正室,生了儿子,以后就是建昌伯……或者说是建昌侯,甚至未来是国公的继承人,你李东阳都能跟着隆宠。

李东阳态度坚决道:“小女年幼,此事暂且不提!”

徐琼无语。

说了半天,还是没法将李东阳打动。

徐琼心想,也只能回去跟陛下奏报,说是这冥顽不灵的李大学士,只顾着他女儿的幸福,而完全不管大明朝的兴衰,也不顾去栽培一个未来可能会“误入歧途”的年轻人。

……

……

西北。

张延龄带兵抵达偏头关、

此时已是七月底。

偏头关周围的土堡皆都被毁,可说是满目疮痍。

好在鞑靼人很识相,说逃就真的逃,不打算留下玩设伏这一套,张延龄带兵前来,方圆二百里范围内也没鞑靼人活动的报告。

西北一战,好像已经就此结束了。

“朝中传来的消息,说是朝议,要让建昌伯您总务三边,以后不但宣大,连三边的事务也交给您。”

状态提示: 第二百四十章 归心似箭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第二百四十章 归心似箭(2/3) 返回《大明建昌侯》目录下一页:第二百四十章 归心似箭(2/3)(快捷键→)

推荐阅读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寒门风骨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南宋之帝王大业最强大唐之席卷天下烟冥望阡陌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