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前两年,从韩元身上看到可控核聚变的希望后,这一类型的计划才从尘封中醒来。
.......
对于韩元来说,星级旅行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送一颗卫星去太阳系外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需要考虑的是值不值,需要等待的时间,以及如何进行通讯等问题。
他是能将卫星或者飞船加速到三分之一光速没错,但并不是一开始就有这个速度。
这是个缓慢且阶段性提升的过程。
韩元在心中大致算了一下,从发射到突破奥特尔星云,需要的时间大概在六年左右。
六年的时间就能离开太阳系,这要是放到现实世界,各国会毫不犹豫的上马这一工程
但对于韩元来说,六年的时间还是有些太长了。
从获得这个系统走到了今天,他都还没有花费六年的时间,尽管已经接近了,但实际上离六年还差一些时间。
新手任务一个月,一级、二级、sān_jí任务都是一年,而星链任务是三年,加起来刚好六年一个月。
不过现在他还处于星链任务中,虽然已经第三阶段,也就是第三年,但终究还没有完成。
所以耗费六年的时间发射一个卫星去太阳系外看看对韩元来说是相当漫长的。
六年后,说不定他都已经离开太阳系了。
除了时间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那就是通讯的问题。
超远距离的通讯对于韩元来说是目前技术上的一个缺陷。
在面对以光年为单位的空间距离时,无论是电磁波通讯还是中微子通讯都显得极为渺小。
光的本质是电磁波,两者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一致的。
如果光都要走一年才能离开太阳系,那么从奥特尔星云传递信息回来也需要一年的时间。
这么漫长的信息传递时间,是韩元无法忍受的。
信息这东西,最讲究一个实时度了。
失去了实时度的信息,意义就不再那么重要了。
.......
除了这两项外,还有一个让韩元有点犹豫的点是,他发射卫星脱离了太阳系,会不会代表,或者意味着他离开了太阳系。
前任宿主给他的留言到现在都还在他脑海中留下了一笔深刻的影响。
其他的不说,光是这些巨型昆虫的来源,韩元是知道它们来自太阳系之外的。
假如卫星真的在太阳系外发现了什么重要的情况,花费了一年时间传递过来,这个消息,可能已经过时了,甚至有可能还会打草惊蛇等等。
沉思了半响,韩元最终做出了决定。
他决定弄几颗卫星去奥特尔星云。
奥特尔星云是太阳系的边界,但依旧属于太阳系。
将卫星发射到奥特尔星云里面,并没有离开太阳系,这也没有和前任宿主的‘遗言’冲突。
但或许他能在哪里发现一些什么东西也说不定。
这是一个取巧的办法,不过也许有用。
韩元实在是很好奇太阳系外到底都有些什么东西。
巨型昆虫?前任宿主遗留下来的遗迹?亦或者外星文明?
这些未解之谜如同脚底的羽毛一样,不时的在哪里挠动。
........
实验室中,韩元终于从思维散发中回过神来了。
在外界看来,他已经矗立在哪里发呆好几分钟没有任何动静了。
这让直播间里面的观众很是义愤填膺,义愤填膺的同时又在好奇他到底在想什么,居然想的那么认真又那么走神。
回过神来,韩元看着弹幕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刚刚走神了,不过磁轴承圆珠的测试已经完了。”
“实验证明,这个才制造出来的东西是符合要求,至于能做到一个什么样的极限,那需要后续的整体数据才能确定。”
说着,韩元停下了磁场控制器,打开了阀门将里面的磁轴承圆珠取了出来放到另一个盒子中保存了起来。
磁轴承关节核心之一‘磁轴承圆珠’已经完成,剩下的自然是另外一部分。
相比较磁轴承圆珠,另外一部分虽然分为上下两节,但上关节和下关节的制造方式其实是一样的。
只不过两者的某些细节,比如β-敏磁线的缠绕上是完全相反的。
这很容易理解,因为上下关节都是为磁轴承圆珠服务的,它们要想磁场控制器一样,为磁场关节的旋转和转动提供不同角度和强度的磁场。
至于制造难度,在韩元手中并不算什么,顶多就是繁琐一些而已。
花费了几天的时间,韩元顺利的完成了上下关节的制造,以及一些x-1型工业机器人腿部的组装。
.......
初步组装完成的脚腕关节以及小腿部分已经成型,其形象看起来和人体的大小腿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直播间里面的观众对这只泛着银白色的金属光泽,看起来科幻感十足的机械腿十分好奇,纷纷催促韩元测试一下给他们看看。
韩元看到了这些弹幕,想了想后将初步组装完成机械腿用一个复合树脂材料固定了起来。
本来他是打算整体制造完成后再来进行测试的。
韩元对自己制造出来的东西很有信心,而且磁轴承圆珠和磁轴承关节都是经过了检测的,完全符合标准。
磁轴承关节和圆珠都符合标准,组装起来基本就不会出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23810/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2381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四百二十三章:三分之一光速)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三寸寒秋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