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
工匠们对火器有了一定的概念后,对他提出的新要求,他们才知道加工工艺必须要更新,而不能墨守成规。
李智云他只是一个蓝图勾画者,他对火器工艺技术如何进步提高,自己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方法和技术。
他依赖张鸦六。
但他给了张鸦六一摞燧发枪的图纸。
这张图,李智云是参照了《神器图说》《西法神机》《火攻挚要》《武备志》《天工开物》等书籍记载的实用方法,借鉴了肯尼基燧发枪和米尼弹丸等这些技术的基础上绘制的。
它是一种跨越了一般的火铳、鸟铳、火绳燧发步枪这些初级阶段后,直接跃升到现实工艺能够制作的最好的一种火器。
从枪管、枪身结构、枪膛的制造,弹丸的优化,都已经经过了充分的考虑。
这支步枪其实跟肯尼基燧发枪非常接近。
它是一把精度较好、射程较远,杀伤力不错的线膛步枪。
状态提示: 第110章 杨侑登基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TXT下载地址:http://www.00kshu.win/txt/xiazai223116.html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23116/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2311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10章 杨侑登基)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大笑卮言谢谢您的支持!!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23116/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2311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10章 杨侑登基)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大笑卮言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