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五千大军没有一人皮甲戴盔,全都是轻装简行。为了长途奔袭,大军还给每个军士配了两匹战马。正好这些蒙古部落送来了将近一万匹马,不用白不用嘛。
朱瞻基现在已经可以骑蒙古矮马了,不用向两年前一样只能骑幼年青塘马。
故而朱瞻基也骑着马站在张辅身边,跟着张辅检阅军队。
“将士们!吾等今日之所往,乃千里之大漠、荒凉之绝域。
此番行军,吾等要昼夜不息、长途跋涉。故吾等不可畏险而怯,不可惧难而退。
寇可往,我亦可往!
横绝大漠,奔袭千里!勤王救驾,不吝赏赐!功勋卓著,封妻荫子!”
朱瞻基拔出雁翎刀,斜向着指着上方高喊着口号。
然后朱瞻基回身指着大明国旗上的五颗星星,义正严词的喊道“旗上之星辰,乃是我大明汉、苗、蒙、回、藏诸族,故而此番行军不许擅自劫掠蒙古牧民,有功者上报百户事后赏赐!
尔等之中,亦有蒙古之鞑官。故以蒙古百姓为我大明之百姓,立军规而护之。万望尔等以我大明将士自居,不可与叛军之辈蝇营狗苟于斯。尔等若叛,则以军法从事!
劫掠蒙古牧民者,斩!
以牧民首级冒充敌军者,斩!
争抢功劳而伤战友赏,斩!
遇战当先者,赏!
遇敌不退者,赏!
阵斩敌寇者,赏!
救驾有功者,赏!
令行禁止者,赏!”
三斩五赏,这是朱瞻基定下的基调。
“此三斩五赏,望诸军周知!
还有万事以我大明国旗为号,旗在军在!”
“朱瞻基这家伙真是会收买人心!”
大营内的也先听到了朱瞻基激励人心的讲话,汉话十分过关的他自然是全都听懂了。
“你们没发现这位大明太孙殿下的一举一动,都是在试图融合汉、蒙两族军士间的隔阂吗?
别的汉家天子都是在利用蒙古族人,而这位太孙殿下却是在试图融合蒙古族人。”
“这不是很好吗?”塔娜走到也先身旁,一脸赞许的点了点头。
“好?那要看你怎么看待这种事情了。
别的汉家天子只是求取功名大业,开疆拓土一时之势也。而朱瞻基这人,可是要永永远远的把草原划进大明的国土啊!
母亲以前跟你讲过那个幽云十六州的故事吧,你看中原人失去了幽云十六州四百年仍然还在念念不忘。而中原人失去了漠北之地,都感觉是无所谓的事情。
究其原因,那就是中原人认为幽云十六州之地就是他们的领土、而漠北之地不过是锦上添花的功绩罢了。
朱瞻基这人,想要把漠北之地变的跟幽云十六州一样。在中原人心中种下一颗种子,告诉中原人漠北也是中原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也要告诉所有漠北的蒙古部族,他们也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
也先说完,一脸不善的看着大营外耀武扬威的朱瞻基叹息了一声。
“诶,朱瞻基其人野心之大闻所未闻。”
塔娜闻言微微一笑,然后拍了拍也先的后背说道“那跟哥哥你又有什么关系?
反正咱们绰罗斯家族也不被待见,归谁管都无所谓了。”
塔娜倒是看的开,反正在蒙古当中他们漠西诸部也没甚子地位。与其在蒙古,不如投靠大明。塔娜对于汉家还是有着好感与向往的,毕竟她的母亲就是个汉家女子。
——万恶的分界线君——
“对了!太孙殿下您怎么跟过来了!”
张辅一边策马狂奔,一边挠挠脑袋看着身旁的朱瞻基。
刚才朱瞻基一通慷慨激昂的演讲,还有十万火急的局势让张辅昏了脑袋。结果朱瞻基这小子跟着大军一路北上进入大漠,张辅都没反应过来。
“哼!孤来都来了还能回去了不是?
张辅你就放宽心,孤是不会给你们添乱的。”
“但是漠南大营没人坐镇啊,咱们仨倾巢而出。漠南大营那二十万石的粮草、三万步卒,都归谁统帅?”
“这事你不用慌,北平那边已经派胡广前来坐镇了。
还有驻守大同的武定侯郭镇,也已经赶赴漠南大营了。
孤不是从你那里骗来了旗牌么,再加上大父赐给孤的腰牌,还不能调动他俩吗?
下次记住了,孤再对你的旗牌动手动脚你可要护着点啊。听见北征大军有危险就懵圈了,让孤从你怀里顺走旗牌都不知道可真是丢人呢!”
张辅毕竟是第一次上战场,被朱瞻基赚了旗牌还不自知。
听了朱瞻基的话儿,张辅不禁羞愧的低下了头。
“还有啊,大父如果问起此事来。就说是孤教唆你倾巢出动救援北征大军的,武定侯和胡广胡布政使也是你派人持旗牌调度的。
这样的话大父只能责骂于孤,不能对你有什么看法。要是大父知道是你懵圈然后被骗了旗牌,你以后在大父心中还能有个甚子的地位?”
朱瞻基循循善诱,把张辅忽悠的是泪眼朦胧。
这要不是还在骑马,张辅就要跪下表示效忠了。
可实际上,就是朱瞻基在分担火力。
朱棣要是知道是朱瞻基骗了懵圈的张辅,肯定就不会再让朱瞻基单独出来领军了。反倒是头一次上战场、单单纯纯的张辅,不会受到什么处罚。
而如果告诉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22595/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2259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25章 横绝大漠)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涉江采木兰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