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发啊……”李煜嘴角一撇,如果按这个时代的战争耗费,如果有千人规模的队伍,二十发已经足够左右整个战场的形势,倒也够用。只不过枪管耗损太严重,若多来几次战争,后期的供应是个问题。/p
“这种东西怎么上阵杀敌?难道要拿着这根管子敲敌人的头颅?”李淳从李煜手里拿过来那支枪,左看右看,就是看不出什么奇特之处。/p
“老王!去靶场,让太孙殿下见识见识。”/p
“太孙殿下请!”/p
靶场摆放了一排和后世差不多的靶子,有的上面已经有不少弹孔。李煜带着李淳来到距离靶子大约一百米的地方。/p
后面老周开始给枪装火药和弹丸,用通条将火药和弹丸压实之后,递给李煜,“郎君,不如还是让小人来演示吧。”/p
目前枪管的工艺虽然有所改进,可谁也保不齐打到哪一发的时候炸膛,老王可不想自家郎君在试枪的时候出什么问题。/p
“我来就行。”/p
李煜伸手接过枪,端起来顺着准星瞄准了靶子,扳机扣动,垂针击打在燧石上。/p
“砰!!!”/p
比鞭炮还大的响声和烟雾把李淳吓得六魂出窍,好半天没有动弹。/p
“这……这是?”/p
“这就是枪!能打中近百丈远的东西。”/p
“近百丈,弓箭也能射到,又何必研究这种枪?又重,准备射击时间还长。”/p
李煜笑了笑,这种武器的杀伤力,也只有在战场上才能让李淳真正了解,不过他不介意这个时候先给他科普一下。/p
“殿下请随我来。”/p
李煜引着他来到被击中的靶子那里,那是用木板做的,弹丸击穿木板,留下一个直径半指的弹孔,不过这个弹孔距离靶心还有不少的距离。/p
“这就是刚才弹丸留下来的孔,只是射击精度不够!没能命中靶心。”/p
如今的枪管并没有膛线,弹丸出枪管之后,无法螺旋飞行,命中率也要比后世的枪弹差上不少。/p
“这……真是刚才弹丸留下来的孔?”李淳手里此时手里有一枚弹丸,圆滚滚的,重量不轻。/p
“若以弓弩射击,能否射穿木板?”/p
“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三十丈的距离,弓箭势已衰,能定在这个木板上已然很好。”/p
“这就是枪的优势,只是……。”/p
“某也要试试!”/p
李淳已经被这种新式兵器的杀伤力给震惊到无以复加,忍不住跃跃欲试。/p
“老王,这支枪已经打了多少次?”李煜怕枪管炸膛,伤到了李适的宝贝孙子。/p
“已经打了五次。”/p
“既如此……那就给太孙殿下试试吧。”/p
老王又如同之前那样,将弹丸装上之后交给了李淳,并教给他如何瞄准,如何扣动扳机。/p
“某知道了!”/p
李淳站好,如李煜那般左眼一闭,枪管尽头的准星瞄准了靶心。/p
“砰!!!”又是一阵烟雾。/p
“快去看看!”/p
跟随在李淳身边的一个小太监,一路小跑过去,再折返回来时已经气喘吁吁。/p
“殿下英武,弹丸正中靶心!”/p
什么?李淳竟然打中了靶心?走狗屎运了吧?/p
“哈哈哈哈……”李淳放声大笑,第一枪就能命中靶心,这说明他比李煜更有射击天赋。/p
“殿下,可否让奴婢也试试?”那小太监一时心痒难耐,也想试试这新鲜玩意。/p
在得到李淳的应允之后,老王一如之前一样,给他装上了弹丸和火药。/p
“砰!!!”这一次声响比之前两响都更加大。李煜跟老王一听就知道事情不妙,枪炸膛了。/p
“殿下……吓死奴婢了!”那个小太监被火药熏得满脸漆黑,左手还在不停地颤抖。/p
再看看枪管,已经爆裂!幸好没有完全开裂,不然这个小太监的左手就保不住了。/p
“这是怎么回事?”/p
“这就是枪管的问题,打的次数多了,内壁损伤太大,弹丸和火药在枪管内爆炸。”/p
李淳小心肝一颤,幸亏刚才不是自己,要不然……/p
“老周,工艺再改进一下,内壁一定要打磨好,如果能维持二十发左右,就暂时先批量生产一千件,一个月内可能完成?”/p
“郎君,一个月能出来三百件就已经难得。”/p
好吧,李煜忘了这个时代的工艺水平,钢管的铸造、打磨都需要人工,没有机器真是个硬伤。/p
“那就三百件,时间紧迫,尽量多铸造。”李煜朝东方望了望,地平线上涌起了黑压压的乌云,伴随着电闪雷鸣,又是一场骤雨将至。/p
……/p
六月十五,国子监这一天格外热闹,因为这是杂学开学的日子,更令国子监学生们激动的是,刚被陛下认下的永泰公主李若水成为了国子监助教,负责教授算学。/p
关于这位永泰公主,坊间的传闻太多,学生们也多有耳闻,说这位公主貌若天仙,聪慧过人。/p
李煜骑着高头大马走在前面,李若水则乘坐马车跟在后面,当他们到达国子监门口的时候,祭酒程德、主簿杜申以及国子监内的其他博士、助教等人已经等候许久。/p
李煜可没有这么大的面子,他们迎接的是永泰公主。/p
“臣国子监祭酒程德……恭迎公主殿下。”/p
“祭酒大人免礼!”/p
……/p
一番礼节过后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21957/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21957.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五十六章 枪炸膛了)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叶苑风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