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李泌的高明之处!/p
从大局着眼,以细微入手,该坚持处当仁不让,当迂回处曲折蛇行,不愧是唐朝最顶级的战略家。/p
唐德宗建中四年疆域图/p
纵观李泌一生,虽因披着修道的外衣而被后世儒家所轻(“常持黄老鬼神说,故为人所讥切”《新唐书·李泌传》)。/p
但他所行所止,都堪称不折不扣的阳谋。/p
就拿“贞元之盟”来说,回鹘强盛后,南下与吐蕃争夺生存空间是必然的,李泌要做的只是拉住回鹘,不使其成为吐蕃的盟友。/p
黑衣大食和吐蕃也一样是结构性矛盾,杨良瑶越洋西访,不过是给他们一个继续的信号。/p
而南诏国在玄宗朝倒向吐蕃后,虽然吐蕃与之和亲,但多年不断征粮征兵,早就令其不堪忍受(吐蕃曾数次从南诏征兵去西域征战)。李泌要做的不过是告诉南诏国,你还有一个更好的结盟选择。/p
这三点说起来似乎很简单,但作为一个身在迷雾中的当事者,如何纷繁的信息中,辨别真伪,明确用废,便是考验政治智商的难题了。/p
就像德宗初期执行的是,联合吐蕃对付回纥的战略,但却导致平凉劫盟事件发生。/p
这更凸显了李泌的高瞻远瞩、目光如炬。/p
793年(贞元九年),南诏国上表归唐时,李泌已经无法看到了。/p
贞元五年(789年)三月,他在长安宅中安然故去,享年六十八岁。/p
玄宗时的晨曦/p
肃宗时的炽烈/p
代宗时的西斜/p
德宗时的晚照/p
在漫长的十二时辰中,李泌为长安耗尽了最后的心力。/p
当他长眠于榻上,心中应无遗憾!/p
/p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21957/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21957.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二百二十五章 蓬莱有仙人?)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叶苑风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