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莎贝拉颇为好奇:“这种考试也能组队吗?”/p
旁边的紫发男还对她说:“必须组队呀,而且你考试的成绩很可能与你的队友息息相关。”/p
伊莎贝拉说:“那我们就去吧。”/p
“哎呀,我们这队伍有4个男生和两个女生呢,这个好像是个4:1。”/p
伊莎贝拉随口插话说:“比起国情5:1要好多了。”/p
早点结束也是好的。/p
那边那个女孩催促说:“你们快点,我们就快要开始了。”/p
三个人小跑跟过去,和他们汇坐一起了。/p
那个女生说:“除了艺考和体考之外,今年预科班招生的规则和往年的不同,小心应对哦。还有就算再急也不能失礼哦。”/p
被他这么一说,伊莎贝拉心眼提到了嗓子上。/p
他们进了2楼的第1个教室,主考坐在北面副主考座的南面,东边的一排10套座位已经坐满的人。/p
这10双眼睛盯着他们轻轻地把凳子拉开,又轻轻地坐下去,居然一点着急的感觉都没有。/p
他们坐下后,副主考给他们每个人都发了一张厚纸的分数表,让他们填上个人信息。/p
耳朵里抿的伊莎贝拉听到对面有两个人在细细念叨:“他们这队伍临时拉的,零零碎碎的真的能过成大事吗?”/p
坐在最前头的那位轻轻拿起自己桌前的一个空白的台标,举手问北面的主考官:“老师,这个是干什么用的?”/p
主考官面部改色地说:“给你们的队伍起名字用的。”/p
伊莎贝拉这一队伍的人立即动起脑子来:“取个什么名字好?”/p
他旁边的那个男生说:“你刚才不是在说我们队伍男女比例4:1吗?我们队我就叫四比一好了。”/p
“这也太通俗了吧?”/p
瞧瞧对面的那一队,人家可是“志得”,一看就是斗志昂扬的样子。/p
旁边的人又劝道:“我们有我们的特色不好吗?”/p
于是,那个台标上就被之前还在犹豫的那个男孩写上了“四比一”。/p
主考官瞪大了眼睛:真是一个敢说一个敢写。/p
主考官宣布道:“现在,可以自我介绍了。从东面的第1个开始,接下来是西面的第1个,再是东边的第2个,再是西边的第2个……依次类推。”/p
这是一个真的挺无聊的环节,说的话都差不多,果然又是那套:“我名xxxx(一长串的全名),我来自于xx州xx郡xx市,我的理想是……,我报考帝国大学预科班的目的是……”也有个别人简单了介绍了一下父母的职业和自己家里目前的困难。/p
对面的从北到南名字依次叫:罗平、安达德、赛维里亚、安毕洛、马斯德里尔、米娅、华斯洛、威廉利、马里、安德烈(好个烂大街的名字)。/p
主考官宣布规则道:“抢答题的规则如下:起始分为5分,题目因难度不同而分值不同,答对一道给本队加分,答错则扣去同等分值,一道题如果答不对就交由另外一方答,直到答对为止,双方各错10次,则宣布本题结束。可以在队内抢答。”/p
也就是说两队轮流答的话,一旦答不对就得一轮一轮的扣分咯……/p
副考官拿起手中的试卷,开始读题:“我国历史上开“寓情于景”先河的是哪位诗人?本题5分。”/p
对面的安达德说:“艾阳奥。”/p
主考官面无表情:“答错了。扣5分。”/p
四比一队的米罗接下这个问题:“青丝丽曼。”/p
“答错了,扣5分。”/p
队友们皆是脸上一片紧张。/p
对面的安毕洛接着回答道:“安薇那耶德尔。”/p
能把纪元前的冷门诗人都找出来也算不错了。/p
思考良久的伊莎贝拉站了起来:“寓情于景是一种表现方式,而非一种创作风格。无论什么时代的人,都会有人看到花会开心、看到美好宽阔的景色会心情豁达,但在心情不好的时候看到不同的景色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变化的不是客观景色而是人的感受。从来没有人特意去开创这个先河,寓情于景是随着人类情感在历史发展自然形成而来的。”/p
“回答正确。加5分。”/p
不但是对方,她自己的队友也惊了:这也行?/p
这让他们见识到了:“没答案也是答案的一种。”/p
“下一题,我国民法的第十三部是什么法。”/p
吸取了教训之后,对方抢道题的人直接说:“我国没有民法。”/p
他的队友们瞬间咬牙切齿的看着他:我国哪里没有民法?他们就只能眼看着这个机会流失了。/p
四比一队伊丽莎白抢到了这个问题,她说:“我国现行民法共计12部,并未颁布第13部。”/p
主考官宣布到:“回答正确加5分。”/p
对面的人脸色都很难看,愤愤不平地看着自己的猪队友。/p
接下来的“争斗”更加激烈,对方但凡遇到直接明了简单一点的题目光速抢答了,对方迅速掰平了比分,甚至一度超越了四比一队。/p
伊莎贝拉分析一下局势:对面的人绝大部分都是抢答速度快,但是只能解决比较简单的问题的,另外的少部分是那种能够解决复杂问题的。/p
相比之下,两队能够解决简单问题的队员里面,他们反应快的人数更多一些;能解决稍微复杂一点的问题的人里面,四比一队的人数多一些。/p
而且每个人擅长的方面不一样。/p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21536/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2153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250章 。)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采遗思道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