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它也没提及的是,现在南珠市的海水养殖珍珠已经卖到白菜价——不稀奇了。
警示过渡捕捞,流传百年的文艺作品,以及唯心地求神拜佛,不如学学数理化,踏踏实实攀科技树效果明显。
半历史半神话的音乐剧落幕,紧接着的原创舞剧《碧海丝路》于亮相之际,当即浇灭了余贤刚提起的兴致。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他原以为,作为南珠市的宣传作品,斩获多个奖项的《碧海丝路》,必有些许文艺创作的独到之处。
想不到,这原创舞剧,给余贤的第一印象上不如现代特效与杂糅历史神话的《合浦还珠》。
种种不适应,勾起千万条瞌睡虫的骚动。哈欠才出半声,余贤慌忙出手按住嘴,强忍睡意——独自一人看戏不必这么介意,偏偏他现在挨着宁潇湘,纵然两人间已无纠纷更无暧昧,余贤仍旧舍不下脸当着熟人在公共场合暴露睡相。
提防地瞄一眼右侧,少女左肘支在座位间扶手,手背向他,侧托着脸颊,没注意余贤的失态。
睡不得,余贤一指揉着太阳穴,强迫着自己看剧。
其实《碧海丝路》并没有那么不堪。
逐步回收伏笔推进**的剧情,考究认真的服装道具,演员惟妙惟肖的演技,无愧于其斩获的艺术奖项——也正因为它艺术性太浓了,全然不具备互联网时代的眼球流量风。
舞剧之“舞”,早在余贤观戏前,在碎片化时间里,经手机各种短视频app榜单和推送,以远远低于60元戏票的获取成本,与“电音摇滚”、“热舞美女”、“舞姿撩人”、“前凸后翘”、“短裙丝袜”等一系列标签绑定在一起,形成“理所当然”的概念。
看多了热舞女网红的余贤,面对服饰朴素、音乐舒缓、大气端庄的民族舞时,心里自然有极大落差,看一眼便索然无味。
剧情也一样,习惯了网络爽文的装x打脸、逆袭与人生赢家,再看这过于结构严谨步步推进的剧情,简直是在假期里动脑思考语文阅读理解题——余贤的眼皮眨得更频繁了,脑袋摇摇欲坠。
疲惫地倚在靠背,过短的靠背让脖颈梗得难受,昏昏沉沉间,受压的颈部驱使脑袋沿着靠背,不自觉地向右侧滑——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19314/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1931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十二章 太近了)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词不韵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