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苟出一个盛唐- 第四百一十章 科举出道(2/2)

文/苍穹之鱼
苟出一个盛唐 | 本章字数:934  | 苟出一个盛唐txt下载 | 苟出一个盛唐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走进唐朝明末破产自耕农抗战烽火之护国系统北宋之神话系统一品官人庶子风流冠绝新汉朝网游之三国超级领主直播抗日之超级兵王爆笑宠妃:爷我等你休妻大宋将门曹贼休走
似乎没有冯道出名啊?

两人的策论都切中时弊,韩延徽直指归化策对草原部落没有吸引力,弄出一个北院制度,即大唐皇帝重拾天可汗之名,建帝帐于草原之上,以草原部落为北院之民,收各部精锐为爪牙。

以现在李晔的眼光来看,有很多地方还不成熟。

但这个思路非常新颖,符合李晔口味,加上文章写得确实不错,便点了状元。

宋齐丘则是对内,如厘定商税,减免田税,梳理盐铁等税务,当然,这些老生常谈的东西都不入李晔的眼,其中最重要的一句话:税赋乃国家之根本,天子当与共之!

收税都收到皇帝头上来了,勇气可嘉。

如果皇帝都交税,那么那些功勋、权贵还有谁不交税?

张榜之日,人山人海。

中举者欣喜若狂,落第者郁郁寡欢。

李晔在看了中举者的籍贯之后,忽然发现将近一半人来自江西、宣翕。

而河陇一个都没有,包括当年为了应急而成为宣教使的落第士子。

武营占据的比例也少的可怜。

河北也就冯道与韩延徽区区两人。

如果把两浙算上,中举者百分之七十都是江南。

当然,江南人杰地灵文教昌盛是其优势,但站在国家层面,这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极易形成地方性的政治团体。

再说河北、中原天天打仗,也没心思读书,河陇西域诸事繁杂,但凡识字的,都被官府征召,拿去教归化的百姓读书识字了。

在治国上,任何被忽视的细节,都会渐渐臃肿成国家的毒瘤。

李晔急忙召集张承业、李巨川问策。

李巨川是陇右人,早年也深受科举的迫害,对此事极为敏感,“南人崛起非是国家之福,北人会如何想?陛下当裁汰之。”

张承业却道:“江南士子凭自身才学中举,如今已经张榜,岂是说裁汰就裁汰的?”

李晔一愣,这事情还挺棘手的。

张承业拱手道:“今年已经张榜,不能更改,否则就是大唐失信于天下读书人,陛下可按照地域,划分录取名额,如此就不会影响国事。”

按地域,划分录取名额,李晔记得历史上好像某位皇帝就是这么干的。

“此策大善。”李晔深以为然,如果大唐朝堂上全是江南人,可想而知大唐会变成什么样子。

一想到江南,李晔心中一动,“江南文风昌盛,但以武风壮之,凡中举士子,皆先到河陇、朔方、西域历练两年,然后依照政绩提拔。”

这时代文人也是能提刀砍人的,李晔不想放弃这一优良传统。

而对文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开阔眼界。

整天在中土疯狂内卷,只会越来越退化,还不如睁眼看一看河陇,看一看草原,看一看西域,看一看真正的天下!


状态提示: 第四百一十章 科举出道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四百一十章 科举出道(2/2) 返回《苟出一个盛唐》目录下一章:第四百一十一章 河北地分(快捷键→)

推荐阅读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寒门风骨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南宋之帝王大业最强大唐之席卷天下烟冥望阡陌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