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苟出一个盛唐- 第两百四十七章 保甲之法(2/2)

文/苍穹之鱼
苟出一个盛唐 | 本章字数:1399  | 苟出一个盛唐txt下载 | 苟出一个盛唐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走进唐朝一品官人明末破产自耕农抗战烽火之护国系统北宋之神话系统冠绝新汉朝网游之三国超级领主庶子风流王牌凤妃忍校教师,我教书就能变强三国之吕布天下直播抗日之超级兵王
点燃了他们的热情。

在一个无比恢弘灿烂的大唐文化面前,谁愿意在草原上当野人当土匪?

就算是土匪野人也不希望自己下一代还是土匪野人吧?

能登天子朝堂,这是天大的荣誉。

于是,各种千奇百怪面目全非的李晔泥巴塑像,被立在村落之中。

泥菩萨的寓意虽然不太好,但李晔不能给他们的热情泼冷水啊,只能一笑置之。

回长安的时候,李晔特意看了看头顶的天空,暗想老天爷今年不会再闹幺蛾子了吧?

抢了洛阳,已经没地方抢粮了。

保甲制度虽然是李晔灵光一闪弄出来的,但可行性非常高,既可以加强地方的管束,又能第一时间掌握地方的动向,还能安置伤残老兵,好处实在太多了。

特别是迁徙的百姓,对他们也是大有裨益。

一个秩序的建立,才能让人稳定,安心生产。

庄户的保甲制也要稳步跟进。

春天的气息已经相当浓厚了,冰河消融,荒野间的草木拔出绿芽,农人早早出来侍弄田地,一些荒地也在大规模的开垦之中。

韩偓说的没错,开荒令对普通百姓仍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很多土地只是因为战乱荒废了,稍微整理,又是一块良田。

看着到处焕发着生机的关中大地,李晔反而不想回去了,绕了一个大圈,穿到渭南。

渭南的人口比渭北稠密一些,特别是华州一线,几里一村,几十里一县。

短短两年多的时间,这片土地上的战争疮痍在缓缓自愈。

华州城更是一片安宁。

“陛下若是要入城,末将先去打探。”薛广衡道。

“不必了,去香积寺拜祭忠魂。”李晔一扬马鞭,战马向西飞奔而去。

几百名骑士跟在身后。

黄昏的时候,香积寺已经遥遥在望。

只是大半年没见,香积寺的规模也上去了,佛塔、高楼若隐若现。

暮鼓声在原野里显得特别安静。

李晔满心的躁动全都消失在这鼓声之中。

行至山门之前,李晔几乎都认不出来了,这还是去年残破的山寺?

面前迎客僧、小沙弥就有几十人,上山下山的香客络绎不绝,而旁边的忠魂寺却显得冷冷清清,无人祭拜。

当初答应贯休重建香积寺,不是为了弘扬佛法,而是为了超度忠魂英灵。

看来三武一宗灭佛,不是没有原因。

当年懿宗迎奉佛骨,搞得天下民怨沸腾。

李晔并不排斥佛门,但若是佛门想走政治路线,那就另当别论了。

政治和尚,自古有之。

后赵石勒、石虎就有西域僧人佛图澄,为其出谋划策。

前秦苻坚,既有道安为其谋划军机。

当然,这人高僧也并非一无是处,能修成高僧,本身就是学识渊博之人。

佛门与中土文化融合之后,形成的禅宗,也是文化瑰宝。

但什么事都讲究一个过犹不及,李晔节衣缩食,连自己的寝宫都是修修补补,没道理让贯休在这里大兴土木吧?

佛门奢侈起来,不在皇宫之下。

朗达玛灭佛之前,吐蕃“三均富贵”、“四大供养”、“七户养僧”,修建伍香多福德无比吉祥增善寺佛殿,高九层有大屋顶形如大鹏冲天飞翔,辉光映日。

武宗虽然灭佛,但宪宗又广兴佛寺,到了懿宗,更是钟爱有加,广建佛寺,大造佛像,江淮旱灾接着蝗灾,懿宗视若无睹,不仅不赈灾,反而加派赋税,用以迎奉佛光,布施僧人钱财无数。

李晔黑着脸走入山门。

门前迎客僧见他们一伙人气势汹汹,不像善人,拦在门前,“今日天色已晚,还请施主明日前来。”

辛四郎一脚踹飞迎客僧,“瞎了你的狗眼,滚开!”

一人当前,无人敢拦。

这么没素质的行为,周围人群指指点点,辛四郎越发得意,“叫你们的鸟方丈出来,否则拆了你们的破寺。”

虽然兜帽遮住了脸,李晔还是一阵脸红,毕竟是皇帝,出门得注意影响,咳嗽了一声。

辛四郎好不容易嚣张跋扈一回,没听到,还是薛广衡拉住了他。

见周围人越聚越多,人多眼杂,若是被看出身份,少不得又是麻烦。

“算了,去忠魂寺。”


状态提示: 第两百四十七章 保甲之法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两百四十七章 保甲之法(2/2) 返回《苟出一个盛唐》目录下一章:第两百四十八章 天降横财(快捷键→)

推荐阅读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寒门风骨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南宋之帝王大业最强大唐之席卷天下烟冥望阡陌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