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之畔,风景优美,气候宜人。
自景德年,由国子监开始的学制和学业改革后,应天书院随即被提升为府学。
而要追溯应天书院的历史,可以把时间推回到近百年前的五代后晋,当时官学的大规模废弃,催生了私学的兴盛,应天书院由此孕育而生。
时至今日,应天书院的规模,已经直逼两京国子监,学舍已有近两百间,书卷多则两千卷。
更是于今夏,聘请了戚舜宾为主院,以曹诚为助教……皇帝赵恒亦是不吝拨款,让应天书院的声望仅次于两京国子监,成为士子,尤其相邻州县贫寒士子争相求学之地。
在这么一个略显寒冷的冬日,朱说踏进了应天书院的大门。
状态提示: 第四十三章 朱说的上进之路(下)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TXT下载地址:http://www.00kshu.win/txt/xiazai217158.html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17158/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17158.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四十三章 朱说的上进之路(下))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柯不贰谢谢您的支持!!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17158/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17158.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四十三章 朱说的上进之路(下))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柯不贰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