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奉倒也给足了将士们信心,所有将士都知道,汉军这次突袭河堤的行动,是廖化亲自制定的计划。
廖化统兵以来,从来没有放弃过任何一支部队,又没有遭遇过大败,将士们对自己的主帅有信心。
发生接触后,两军将士开始厮杀。
魏军围攻汉军小方阵的同时,也陷入了汉军大阵的合围。
魏军不敢在击败汉军大阵之前进攻堤坝,所以,两军在堤下,展开殊死对战。
短兵相接,双方同样精锐,厮杀了一段时间,魏军没能击败汉军。
甚至于,魏军主力攻击后的战果,并没有比少量骑兵冲阵的效果更强。
魏军后方响起撤军的金声,入阵的魏军将士,采用比冲锋时候更快的速度,撤出战场。
等到敌军主力退走之后,汉军的各个小方阵开始解散,将士们开始围歼残存在阵中的敌军将士。
魏军的全力进攻,并非毫无价值,由于敌人投入了主力,原本汉军部署在前线的木栅和鹿角大多被破坏了。
剩余的防御工事,很难限制魏军骑阵的冲锋了。
刚刚经历过一场大战,汉军将士体力消耗较大,仅仅救治了己方伤员。
魏军俘虏和伤员中所有还能动的,统统赶往前线,修复防御工事。
伤势严重,明显救不回来的敌兵,在解除武装之后,就留在战场上,任由他们自己照顾自己。
战场进行过简单清理,一线防御工事得到修复之后,丁奉再次鸣鼓示意。
汉军将士又一次变阵,方阵再次转化成天女散花阵。
汉军备战的时候,魏军同样在重整队伍。
魏军主力全部撤回之后,敌人停止鸣金,重新敲响战鼓。
所有下马骑兵,重新跳上战马,骑兵开始整队。
为了第三波进攻,魏军进行了充足的准备,浪费了很长时间。
没有等到彻底恢复骑阵,简单集结之后,魏军便朝着汉军军阵发起冲锋。
数千骑兵冲锋,让大地震动了起来,河堤上的丁奉同样出现了震感。
时机成熟,汉军不再留后手。
伴随着鼓声,天女散花阵再度分解。
所有的汉军将士都按照“伍”和“什”为单位散开了。
汉军军阵减小了纵深,强化了横面,抵御魏军骑阵。
魏军却没有变阵,他们的骑兵已经开始加速,这种时候,已经没有办法重新调整方向了。
魏军骑阵的速度不减反增。
在魏军骑阵的压力下,那些原本留在两军阵前,被少量汉军监管着维修防御工事的魏军败兵,纷纷朝着军阵两边撤离。
一些来不及躲闪者,直接被魏军铁蹄碾压过去。
魏军骑兵不断突进,很快杀进了汉军军阵。
不少直面骑兵冲阵的汉军士兵,也消失在了战场上。
汉军兵力分散之后,虽然降低了对魏军骑兵的阻击能力,却也减少了汉军将士面临魏军骑阵时的损失。
魏军骑兵虽然迅速击穿了汉军的大阵,汉军的伤亡却不算高。
而且,避开魏军进攻势头的汉军步兵,重新向战场集合,朝着魏军骑阵发起进攻。
那些失去方向,脱离魏军骑阵的落单骑兵,迅速被汉军使用短刀和长枪杀死。
打穿汉军军阵的魏军骑兵,开始在汉军军阵后方和堤坝之间的位置集结。
重新集结的骑兵调转方向,背朝河堤,开始整队,准备下一波袭击。
河堤上的汉军将士,当然不会放任着堤下战友和敌人死斗,却只做壁上观。
随着丁奉一声令下,早已经装填完成的弩箭,纷纷朝着魏军骑兵的后背射过去。
锋利的箭头轻易破开了敌兵的外衣,重创了魏军骑兵们。
一些运气不好的魏兵,连人带马,被钉死在了河岸边。
遭遇变故,还在恢复中的魏军骑兵迅速变乱。
一些骑兵为了躲避弩箭,甚至跳下了战马。
汉军将士们开始装填弩箭,弓箭手则使用火箭,持续对魏军骑兵方向进行袭扰性射击。
战场不断响起战马嘶鸣声。
魏军骑兵虽然同样举弓还击,但是,他们所处的地势较低,不论射击的精度,还是伤害程度,都要比汉军更差。
魏军别说是整队了,自保都变得非常困难。
战机已经出现,丁奉下令发起总攻。
一阵急促的鼓声响起,堤下的汉军部队,在各自的伍长和什长带领下,朝着魏军骑阵杀了过来。
在训练有素的汉军步兵面前,魏军骑兵失去了速度,只不过是一个个的活靶子。
很多骑兵被战友挡住出路,动弹不得,反应慢的骑兵直接被杀死在马上。
一些反应快的魏兵虽然跳下战马,但却无法逃离混乱的战场,现场的混乱仍在加剧。
丁奉要求王宪约束住民兵,守好堤坝,阻止魏军败兵上堤。
同时,丁奉召集了包括卫兵在内的汉军战兵。
将士们丢弃弓弩,拔出短刀,居高临下,朝着魏军的骑阵杀了过去。
汉军主力都在堤下,堤上的兵力不多,但是,居高临下的汉军势不可挡,在夜色掩护下,汉军如同虎入羊群。
挡路魏军骑兵纷纷被杀,终于,遭受汉军两路袭击的魏军骑兵彻底崩溃了。
敌军失去战意,舍弃马匹,丢掉武器甚至是防具,想尽一切办法,躲避正在逼近的汉军。
部分士兵慌不择路,甚至跳进了汉水河道。
汉军不仅赢下了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16795/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1679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264章 堤下之战)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烽岳键客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