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恭没有丝毫犹豫,立即摇头,“如果我军从多处位置同时开工,在城墙下汇合,确实有可能达成垮塌敌人城墙的目的。”
“然而,仅仅依靠现在的地道宽度,咱们的动作很难得手。”
同时开挖多条地道,不仅增加了汉军的施工时间,也加大了建筑成本。
廖化可以把穆恭的看法汇报给关羽,由主将做决定。
眼下地道的唯一用途,似乎只剩下了调兵。
廖化想起了士徽的建议,“江东军在江陵城布置了大量投石车,会对我军的攻城器械造成威胁,咱们是否可以建造一些木制天棚,遮挡投石车,阻挡敌人的石弹?”
穆恭倒也没有立即反驳,而是思索了片刻,“如果将军的目的是保护投石车,咱们确实可以采取一些防护措施,增强防御能力。”
穆恭的神情变得严肃,“但是,我并不建议使用木制天棚。”
廖化一愣,“采用什么防护措施?”
穆恭拱拱手,“咱们不去制造那种木质天棚,这种东西不仅耗费人力物力,还起不到防护效果。”
“咱们可以收集一些废弃的盾牌和铁甲,重新组合、加固,放置在投石车前方,抵御石弹。”
穆恭思索了片刻,继续开口,“咱们可也以增加倾斜角度,来提升防御效果。”
即使按照穆恭的说法制造防护,也没有办法完全挡住城里的石弹。
但是,这个计划有了尝试的可能,比士徽的建议工作量更小。
得到防护,原本会被摧毁的投石车,可能就会变成损伤,原本会伤到投石车的攻击,可能就抵消了。
廖化采纳了穆恭的建议,把防护物品的设计与制作任务,完全交给对方。
这件事也给廖化一个启发,即使是士徽这种看起来毫无价值的提议,也有可取之处。
廖化心满意足的离开。
……
回到营地,廖化找到了关平。
在佯攻江陵的时候,廖化部将士出了不少力。
所以,为了顺利完成夜间的抓捕行动,关羽指派关平,带兵配合廖化行动。
看到廖化,关平立即起身,“我会全力配合你。”
廖化点点头,“既然产生了贪欲,那些青年们便不会轻易满足,即使今天不出城,明后两天也会利用地道,盗窃财物。”
“咱们在江陵城外的村庄设置下埋伏,为了保证万无一失,一定要提前派人断绝敌人的退路,保证青年们无一逃脱。”
廖化斩钉截铁的说道:“等到时机成熟,所有伏兵统一行动,在远离江陵城的村庄和城镇展开抓捕行动。”
在廖化的计划中,抓人只是第一步。
审讯和派兵入城的任务,都会在一天之内完成。
拖的时间越久,出现变数的几率就会越大。
由于江陵城外的村庄和城镇数量太多。
为了抓捕这伙敌人,避免兵力浪费,汉军只对几个重点村庄和城镇进行监管。
在野外安排几支流动部队,随时可以支援某一个位置。
廖化负责挑选人员,跟随那名留下把柄的少爷入城。
这一场抓捕行动,则完全由关平安排与执行。
两个人对一些细节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敌人并不一定会按照两个人的计划,在夜间行动,所以,廖化与关平也做好了无功而返的心理准备。
二人分别之后,关平回到自己部队,着手安排晚上的行动。
廖化则前往百烦卫,挑选混进城的精兵。
单单考虑到战场厮杀,士兵纪律,部队士气,与战斗水平,丁奉麾下的那些精兵更胜一筹。
但是,汉军入城的目的,可不是打架。
百烦卫的士兵,更能满足廖化维持将士们战斗力的同时,尽量减少军人气质的需求。
廖化召集将士们,缓缓开口,“我这边有一个任务,需要挑选几名勇士。”
立即有士兵附和着,“廖将军,在场者全是勇士,你就下命令吧”
廖化并没有因为话语被打断,产生不满,反而还诚恳的说道:“这个任务不仅有难度,还有一定的风险,只有对自己能力有信心的将士,才可以参加。”
廖化的这一番话,似乎更加激起了将士们的斗志。
再次有士兵高声喊了起来,“廖将军不用试探我们的诚意,考验我们的信心,跟着你一起来到这里的将士们,都已经有了觉悟,直接下命令吧。”
廖化清了清嗓子,“这一次行动,不需要太多人,我只需要十名勇士。”
上一次见到那伙儿江东军青年的时候,对方总人数还不到十人。
廖化肯定不需要安排十名士兵顶替江东军。
前期挑选的士兵数量越多,可以选择的余地就越多。
廖化并不是做无用功,汉军将士们会在夜间进城,如果挑选的士兵患有夜盲症,紧急时刻,他根本来不及再去挑选其他人。
生活中最不缺的,就是意外。
百烦卫的将士们停止讲话,共同盯着廖化。
廖化提出要求,“所有报名的勇士必须有夜战能力,年纪不能太大,身材必须标准,长相不可以太特殊,最重要的一点,将士们必须有忠心和责任感。”
廖化话音刚落,立即有一名士兵举起手,“将军,我要参加。”
廖化点点头,“很好,樊七第一个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16795/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1679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241章 土山地道)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烽岳键客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