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逊的表情变得凝重,“江陵什么时候会收到消息,主公何时何地会派兵支援,这些事情咱们无法掌握,也改变不了,诸位稍安勿躁,咱们现在只能把注意力放在西荆州战事上。”
主将的这番话,似乎让幕僚们恢复了理智。
青年幕僚再次开口,“我建议,提前命令鲜于丹放弃姊归,退守夷陵。”
中年文士立即出言反驳,“我军一旦舍弃了姊归,意味着蜀军可以一马平川,顺利来到夷陵。”
“吴王的援军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穿过蜀军封锁,你不会觉得,集中兵力守卫夷陵,就可以挡住蜀军的兵锋吧。”
中年人拱拱手,看向陆逊,“姊归非但不能弃守,还必须增兵,请大都督命令鲜于丹在城内再建一道墙,增强城池的防御力,蜀汉军的投石攻势也会受到影响。”
青年人不甘示弱,“现在正是撤军的最好时机,一旦刘阿的部队撤回夷陵,益州蜀军长驱直入,姊归陷落,只是时间问题。”
“你希望姊归守军坚持更长时间,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一旦姊归大军全军覆没了,夷陵城就不用守了。”
青年人再度冷哼,“至于你说的在城中筑墙,同样不可行,先不提新墙是否坚固,从时间上看,你认为来得及建墙吗?”
其他幕僚纷纷出声,支持某一人的观点,现场再度变得混乱。
两种策略截然相反,一种是集中江东军全部兵力,退守夷陵,依托坚城,与蜀军进行消耗战,另一种策略,则是利用夷陵之外的城镇,对来犯蜀军进行迟滞和杀伤。
两种策略各有优缺点,做决定的时候到了。
陆逊再次拍手,示意众人停止争吵。
陆逊开始总结,“姊归守军坚持了几个月,他们已经尽力了,要求将士们继续把蜀军挡在姊归西边,难度会非常大,等到将士们打光了兵力,退守夷陵的意义就很小了。”
中年人的脸上,流露出得意神色,陆逊很快话锋一转,“让将士们立即弃城东撤,同样不切实际。”
在宜都和姊归两路失守的情况下,江东军退守夷陵,只是死守一座孤城。
蜀汉军全力东征,兵力充足,完全可以留下重兵围困夷陵,同时,带兵攻入荆州腹地。
所以,依托夷陵城,构造一个防御体系,成为了陆逊阻击蜀汉军的关键。
陆逊虽然已经派出兵马,赶到秭归和夷陵之间的马鞍山组织防御,山上设置了警戒部队,山下建造了大营。
但是,马鞍山的防御需要兵力。
只有等到刘阿的部队撤回夷陵,马鞍山大营才能补足兵力,也只有这样,才有余力接应姊归败兵撤退。
马鞍山只能当作一个临时阻击阵地,江东军的唯一退路,只有夷陵城。
夷陵城正在大兴土木,防线初具规模,却远远没有成型。
刘阿必须立即撤军,但是,鲜于丹必须为夷陵争取更多时间。
陆逊决定暂时搁置争议,“等到水军带回巴东将士,咱们再根据形势,决定是否有必要继续守卫姊归。”
不论陆逊的看法是否正确,他至少给众人了一条方向。
幕僚们拱手告辞,各自离开,准备设计相关方案。
一名士兵逆着人流,进入房间,神色慌张。
房间里回荡起士兵高亢的声音,“不好了,水军遭受蜀军的偷袭,损失惨重啊。”
听到这个消息,陆逊坐不住了,瞬间起身,吃惊的看着士兵。
……
来到江畔,陆逊看到了停靠在岸边的船队,以及正在下船的兵将。
谢旌站在船边,指挥将士下船。
不少江东军士兵被战友抬着下船,现场不断响起哀嚎声。
除了伤兵们,有一些士兵一动不动的躺着,似乎已经死亡。
陆逊抬头扫视了一圈,很多尸体并不完整,死状凄惨。
迅速移开目光,战船和快艇的船体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受损。
不断有工匠携带物料和工具来到岸边集合,似乎只等士兵们下船,就会上船维修。
陆逊来到谢旌身边,微微皱眉,“怎么回事,咱们遭遇了蜀军水兵的偷袭?”
陆逊唯一可以在刘备面前打的牌,就是江东军的这支百战水军。
如果蜀汉军在水军实力上超过江东军,那么,退守夷陵必然会成为唯一选择。
谢旌摇摇头,依旧面带焦虑,“重创我军的,并不是水军,而是敌人的投石车。”
谢旌咬牙切齿,“关羽匹夫,居然在江畔埋伏了一批投石车。”
投石车体型巨大,并不容易隐藏,陆逊再次失态,愤怒的责骂道:“你带兵这么多年,为什么不提前探查清楚岸边情况?”
谢旌连忙解释道:“投石车数量不多,隐藏在岸边的石头边,已经藏了一天多了。”
“我前几次经过的时候,也曾有所防备,但是,敌人并没有动手。”
“这一次,船队从敌人面前经过的时候,敌兵突然暴露身份,发起攻击。”
陆逊的情绪,很快冷静了下来,“伤亡统计出来了吗?”
谢旌连连点头,“快艇没有损失,战船却一沉两伤,沉船上的将士大量落水,损失较大。”
陆逊叹了口气,伤亡数量倒可以接受,“我军能否摧毁这些投石车,保证水路畅通?”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16795/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1679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228章 困难重重)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烽岳键客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