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暂且按下了吕不韦之事后,嬴政示意身旁的赵高宣布自己的旨意。
“阴阳家有大巫月神,精通星象占卜,并且于嫪毐之事上立有大功,特册封为秦国国师!”
月神掐了一个道诀,微微一礼,声音清冷:
“谢陛下!”
这个册封并没有在朝堂之上引起太大的波澜,因为国师这个位置很是微妙,大部分国家都没有。
国师地位虽高,但是却没有实权,所以并不能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与诸位大臣之间没什么冲突,他们也没必要反对。
毕竟国师一般都是深得帝王信任的人才能担当的职位,除非这人蛊惑大王做出什么危害大家利益的事情,否则封谁为国师都是王上自己说了算。
朝会之后,嬴政单独召见的自己的几名心腹。
盖聂、李斯、蒙毅等人赫然在列。
“你们说,寡人该如何处置吕不韦是好?”
嬴政锐利的眼神扫过下方的众人。
盖聂、蒙毅等人都在沉吟,同时也将目光投向了李斯。
因为李斯是在场之人中唯一出身吕不韦门下的人,他对于吕不韦的了解或许会更加透彻一些。
李斯本人也在纠结,按理说他赶在吕不韦倒台之前搭上了秦王嬴政的关系,可以说是非常明智和幸运了。
但是问题也就在于这里,这个时候吕不韦还没倒,那么他应该如何在吕不韦的问题上发表看法呢?
如果表现得过于冷酷无情,会不会让别人觉得他李斯是一个恶毒小人?毕竟吕不韦对他还是有一些提携之恩的。可是也不能为他说好话啊,那样会让大王怀疑他的忠诚。
因为这些纠结的想法,李斯并没有第一时间站出来说话,直到嬴政的目光也投注到他的身上。
“李爱卿先来说说吧!”
“是,大王。”
被点名的李斯上前一步,并没有将心底里的小纠结表现在脸上。
“臣以为,如何对待吕不韦本身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对待聚集在吕不韦身后的势力。”
这就是李斯想出的办法,他极力淡化针对吕不韦这个人的问题,而是把话题引向所谓的“吕党”。
“哦?那么你觉得应该如何对待他们?”嬴政追问道。
“吕不韦因为其出身的原因,在大家眼里,他的身份属于客卿。而又因为他官至相邦,因此诸多客居秦国之人纷纷聚集在他的麾下,这就是所谓吕党的主要构成。”
接下来李斯以自身的经历增强了这句话的说服力。
“臣当年初至大秦时也是这么认为的,因此可以说吕不韦的存在大大增强了他国客卿对于秦国的信任程度。毕竟每个人都会憧憬,有朝一日也能成为相邦。”
“照你这么说,这吕不韦还不能动了?”
嬴政的语气隐隐有些不悦。
“大王息怒,并不是吕不韦不能动,而是这客卿之首不能动。”
李斯微微一笑,重点强调了“客卿之首”这四个字。
“你的意思是......”
“吕不韦不过是之前十年秦国的客卿之首罢了,但是客卿之首却不是非吕不韦莫属。只要捧出一个新的客卿之首,接管了吕不韦手下那些客卿势力,那么枝叶散尽的大树,也就活不长久了。”
李斯说出了自己的计划之后,周围人看他的眼神都有些不太对了。
这一招看似并没有针对吕不韦本人,但却像是釜底抽薪一般要彻底打垮吕不韦的根基,一旦变成了孤家寡人,那么区区一个右丞相还不是随王上怎么玩弄?
而且让吕不韦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奋斗了大半生的事业一点一点被别人蚕食殆尽,这恐怕比直接赐死他还要痛苦。
这个李斯,真是阴狠,不能招惹啊!
嬴政对于李斯的这个提议也比较感兴趣,他其实也并没有非常强烈的想要杀死吕不韦的想法,只要收回他的权利就可以了。
“那么爱卿觉得,何人可以接替吕不韦成为这个新任的‘客卿之首’呢?”
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李斯在内心狂吼:“当然是我啊!我!”
但是他强行压抑住了自己激动地心情,因为他明白,自己无论是声望还是资历还是功劳都太薄弱了,在这个时间段,根本没有任何竞争力。
“这人人选自然需要大王来定。”
李斯很是谨慎,并没有冒然举荐任何人。
想要坐上客卿之首这个位置,那么此人在秦国的官职也不能低了,九卿之位是打底,最好是补上一个丞相之位才能更好地安抚那些因为吕不韦失势而忧心的客卿们。
这样的人不应该由他李斯去推荐,他还没有这个资格。
按理说,目前的秦国朝堂有一个最为合适的人选,他出身别国,且身份尊贵,而且又在秦国身居高位,简直是完美接替吕不韦的不二人选!
这个人就是昌平君熊启!
但问题就在这里,他太完美了,出身楚国,在后宫中有华阳夫人的支持,在朝堂上又有一众楚系外戚的拥护,势力已然极大。如果再被他掌控了客卿势力......
那么这个秦国就该姓楚了!
最合适的人被排除了,那么还有谁能担此大任呢?
嬴政的脑海之中闪过了一个又一个身影,突然,一位笑容洒脱的紫衣青年定格在他的眼前,令他眼神一亮。
“你们说,如果寡人把韩非请来秦国,是否可以当此大任?”
!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15375/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1537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336章 忽悠北冥子)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太阴居子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