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我想他们应该也没想到。”
没想到安荔浓会突然声势浩大的告诉大家:清河酒,石河村最正宗;清河酒,果子酒。
而且,安荔浓不仅仅是宣传,还打折促销,送礼促销。
‘买酒送肉送菜’,直接打了清河白酒一个措手不及。
即使想要跟风促销,也没有这么多的肉。
这个时候想要这么多肉,不容易。
再说,市酒厂把‘清河白酒’卖给供销社,供销社再销售,促不促销是供销社说了算。
供销社会促销?
当然不可能了。
卖多了,赚的钱不是他们个人的,也不是供销社的,他们拿的是固定的死工资。卖少了?也没有关系。
不会扣工资。
所以,就这样吧。看着别人热热闹闹,自己冷冷清清。
这也是石河村清河酒柜台人满为患的原因,有不少人是从别的供销社过来的。
听说清河酒促销,然后急急忙忙的跑去最近的供销社,一看,一问,促销的是石河村的清河果子酒,而不是京市酒厂出的清河白酒。
然后很多人留下几句‘呸’‘mp’,就跑到石河村清河酒的柜台排队,买酒送肉送菜。
很多人为的不是买酒,而是‘送肉送菜’。
所以,今天即使每个柜台有三个人也忙不过来。
“谢谢。”
“谢谢提醒。”
安荔浓立刻塞给对方一块腊肉一串腊肠,感谢供销社领导告诉她这么重要的消息。安荔浓想到会有人跟风酿制清河酒,但没想到会是市酒厂。
因为原材料的原因,京市酒厂主要生产白酒和黄酒,药酒,几乎没有果子酒。所以,安荔浓一直不认为石河村清河酒会和京市酒厂成为竞争关系。
虽然同是卖酒,但石河村主产果子酒,还有其他的一些养生酒。但京市酒厂主要是白酒、黄酒。
产出不同,当然就没有了竞争的可能。
但没想到,人家想法这么多。
意料之外,但好像也不是很奇怪。
去年,安荔浓以为即使有人趁风而起,也应该是别的小地方或者是一些小酒厂,没想到,竟然会是京市的大酒厂......
呵呵。
吃相太难看。
明明就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却仍然想要抢一个小地方的生存机会。
太恶心。
在来京市之前,安荔浓想,现在禁止私下买卖,能让假冒‘清河酒’生存的地方应该就只有黑是。
来了京市后,发现自己想错了,竟然是意料之外的供销社和百货商店。
意外,却不震惊。
即使这时,安荔浓猜测的也是京市附近郊外小村跟风酿酒,然后卖给供销社销售。
然而,她还是太过天真。
大酒厂......
可笑的是,连果子酒都不是,而是最常见的白酒。
如果说她是夸大宣传、虚假宣传,那酒厂算什么?偷龙转凤?妄图想要把清河果子酒变成清河白酒。
安荔浓相信,如果她长时间没来京市,任由清河果子酒散养长大,很可能再过两年就没有人再记得清河果子酒。
甚至可能有一天有人问‘清河酒就不是白酒吗?’
想想就够可笑的。
呵。
可惜,她来了。
带着果子酒,声势浩大的来了。
哼。
她就要让人知道:清河酒,石河村最正宗;清河酒,果子酒。
忙了一天,石河村清河酒销量喜人。
安荔浓又给安国邦打电话,让他在送一批酒过来。
因为石河村没有电话,安荔浓只能先把电话打到胜利公社或者制皂厂或者邮电局,让安国邦第二天什么时间来接电话。
麻烦得一逼。
安荔浓再次无奈感慨,什么时候能通电?什么时候能装电话?
没有电话,真的很不方便。
安荔浓很怀念人手一台手机的日子。
第二天下午,安国邦在胜利公社给安荔浓打电话。
安国邦告诉安荔浓,省城修路的人已经到了,正在勘测,看看如何修最快最省最安全,看看如何能避开更多的山岭和河流。
从胜利公社到石河村不仅远,还需要越过好几个山岭,需要跨过好几条河流......
“听说难度不小。”
花费当然也不会少。
“预算的钱不够。”
去年年底分钱的时候,安国邦和安荔浓就和村里人说过会留出一笔钱出来用于修路,修一条从石河村到胜利公社的康庄大道,方便送货。
免得每次送货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来完成,太浪费时间了。
修路,造福的是全村人。
石河村人当然没有意见。
但安国邦发现,预算可能不足不够,而且缺口比较大。
......
“小荔枝,我们一定要修沥青路吗?不能修石仔路吗?”
沥青真的太贵了。
石仔路的话,可以用猪肉或者酒和附近的石场交换,能节省不少钱。
“爸,怎么修我们听工程队的,他们更专业更有经验。再说,我们修路是为了运输酒,石仔路太颠簸,不如平坦的沥青路合适。”
一条好路,造福子孙后代,他们不能为了节省而讲究随意。
“爸,我们村现在不缺钱,没有必要在修路上省。”
好吧。
安国邦听女儿的。
作为村长,安国邦也想给村里人修了一条好路,但听了工程队给出的大概预算后直接吓懵了。
知道修路需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14380/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1438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321章 322,市酒厂)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明景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