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雍心里骂着娘,也不知是在骂李承志,还是在骂皇帝。
他恨恨的问道:“还有呢?”
“遇刺的是殿下,刺客又出自宫中,一旦事败绝对是夷九罪的重罪,故而不会假手于人。雕磨此针者,十之八九也是主谋之一。
不出意外,知铁锈有毒者,定是擅战之辈,且应常年领军于一线,不然此针也不会制的如此精致且阴毒……下官觉的,自女官平时接触之人,亲近之辈中甄别,当能查出可疑之人……”
稍一停顿,李承志又道:“那刺客出自乌支李氏,与下官可称血海深仇,故而临时反诬下官。
但她为何要诬殿下,且呼过‘杨公’,想来指的便是杨侍中(杨播)、杨刺史(杨椿)等人。
下官便想,刺客临终反诬,想来不是临时起意。便是那女官与与殿下及弘农杨氏无仇,也应是背后之人与之有仇……”
于忠听的眼睛一亮。
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
他们怎可能想不到清查能与女官时常接触之人?
但皇宫这么大,光是嫔妃、内官、阉人、宫娥等就足有三四千。间接转上两三人,估计个个都能与刺客接触到。
但若说与军中有关,且与颖川王、弘农杨氏有仇的,怕是百中都不足一。
本是将李承志当嫌疑来审,却不想只是三言两语,竟就解决了这般大的难题?
还真不负奇才之名……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14184/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1418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三三九章 一语点醒梦中人)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眀志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