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志循循善诱的交待着:“此次,我会从乱民中挑出一些吏员、文士,协助尔等理政。到时诸位要尽量优待,当然,也要严加防范……”/p
只有读书才能开智,但书读的多了,心思也就活了……/p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p
这句话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不见后世的某些公知,哪个不是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之辈?/p
因为普通人根本没能力和机会当公知……/p
文人的心眼都比较多,李承志都不用怀疑:若是李松等人不察,到时九成九会冒出几个想立功赎罪,岂图向朝廷告密的王八蛋。/p
“便是那些流民,也不能太苛刻,至少要穿暖吃饱……”/p
说到这里,李承志又猛的一顿。/p
吃饱穿暖……这四个字说起来是如此容易,但真到做起来,又是何其之难?/p
李松遁逃时,也就带了两千多石粮,如果没抢那些胡人部落的牛羊,估计顶多能撑过两月。/p
即便已经抢了万余头牲畜,但等流民一到,人数至少也要翻两翻,也不可能将那些羊全杀绝了。/p
因此,李承志不但要考虑如何把人偷抢回来,更要考虑抢回来之后,如何养活?/p
不出意外,至少三年之内,垦出的这些田是别想有什么盈余了。能不能持平都要看老天爷给不给面子。/p
所以当务之急,是粮食从哪里来。/p
李承志一阵踌躇,他感觉好像又回到了两个多月前……/p
“粮种布匹等,我下次来时会设法运一部分,但这也非长久之计,尔等还是要想办法自给自足……”/p
李承志沉吟道,“如今只有两条路:一是扮成杂胡,用铁料等物分批从敦煌、高平、以及沃野镇等(六镇)购集(走私)。/p
二是扮成胡商,直接和关中通商……”/p
这是李承志为数不多的能想到的几个办法。/p
虽然不管是哪条路,都不是一般的远,但胜在相对稳妥。/p
特别是后者。/p
用一些学者的话说,这个时代的胡商,也就是粟特人,简直就是“全球购”!/p
南至印度,西至罗马,东至中国,就没有他们到不了的地方……/p
后世经常说丝绸之路怎么怎么样,殊不知,自从汉武帝平定西域,开通丝绸之路起,到北宋断绝止,这条路完全都是被粟特人垄断的。/p
至于汉商,至多也就是给粟特人充当一下运输商,将货物从长安洛阳等地运到河西,最远运到敦煌镇。/p
再由定居于河西和敦煌的粟特人贩运到中亚……/p
而且各朝代时粟特人的地位还贼高。/p
历朝历代都有严令,各地官府与镇军,必须严格保护行商的西域胡人。/p
比如此时的敦煌镇,一是用来防御西域的高车部落和大漠的匈奴,二则是为了保证丝绸之路的畅通。/p
自孝文帝起,东自洛阳,西至敦煌,各州均设有萨保府,也就是专们为西域胡商建立的官衙。/p
就如僧官体系的昭玄寺一般,胡商头领,也就是萨保,都有官职在身。/p
到了隋、唐、乃至宋朝,僧官体系虽然消失了,但萨保府的官僚体系却沿承了下去,直到蒙古人打穿亚洲之后才消失。/p
这几朝间,一边经商,一边做着中原朝廷大官的胡商头目比比皆是。/p
特别是唐朝,有的官拜大都护(专门管理新疆的官,二品以上)、有的官拜一州刺史,至于被封为城主,被朝廷在河西和新疆赐有一城之巨的粟特人,其例不胜枚举。/p
所以各个朝代,都是出奇的一致:几乎将胡商优容到了极致。/p
如此一来,肯定就免不了官商勾结,自然就没有这些胡商不敢贩运的东西。/p
不止一朝,曾用这样的话形容过胡商:善商贾,好利,利所在无不至……/p
除了用体积小、容易携带的珠宝、玉石、铜、银、锡等工艺品来收中原汉人的智商税之外,胡商最喜欢干的就是走私贩卖汉人女子和孩子。/p
一半来自胡商买通各州、郡、县主官,或是各军镇镇将,将因罪入监,及因罪充军的家眷偷出去。/p
剩下的一半,则是诱骗、抢夺。/p
若是繁盛之地,用的则是类似于拍花子的手段:趁单身或无男丁陪护的妇人小孩进入胡商的店铺挑选货物之时,敲晕带走。/p
也别说北魏,也别说平民了,便是盛如唐朝,长安城内时不时就会发生官吏家眷被胡商掠走的案件,且屡禁不止。/p
若是偏远的郡县,就更好办了。/p
行商往西的途中,胡商最爱干的就是扮成胡匪掠劫村庄,动不动还会打下一两座县城,烧杀抢掠无恶不做……/p
最后,这些女人和孩子全被胡商运到西域、西亚、以及中东,卖给西域各胡国,用来增加丁口。/p
小孩还好一点,那些女子下场比充为营妓还要不如……/p
所以对于这些胡商,李承志半点好感都欠奉。若不是怕招来朝廷的注意,他早让李松在表氏县城下收买路钱了。/p
迟早都会教这些粟特人怎么做人,但肯定不是现在……/p
朝廷如此优待胡商,所以让李松想办法抓几个粟特人,或是买通一只粟特人的商队,跑到关中卖些粮食回来还是没问题的。/p
或者,更直接一点……/p
李承志稍一沉吟:“也可以组建马车驼队,向西绕到伊吾(哈密),直接和西域胡商通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14184/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1418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二百四十五章 粮从哪里来)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眀志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