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哞……”/p
大营中,突然响起像是牛叫的声音。/p
声音极大,尽显苍凉古朴,粗犷雄浑,只是瞬间就响彻全营。/p
胡保宗眼角突跳:“号角?胡骑打过来了?”/p
李承志先是一愣,而后脸色猝然一变:“号角个屁?”/p
胡人的牛角号,在这玩意面前顶多是个弟中弟。/p
之前审讯李文忠时,说他听说过,刘慧汪的僧营中好像有一种法号,声音可传十数里,便是千军万马厮杀惨嚎,也遮不住法号之声。/p
李承志只以为李文忠是道听途说,见都没见过便夸大其词,要真有这种东西,自己能不知道?/p
还声传十数里?/p
丢颗炸弹,声音才能传多远?/p
此时听到声音,他才知道是什么东西?/p
就叫大法号,藏传佛教中称“铜钦”。/p
全铜所制,小一些的也在一丈以上,大一些两三丈长,近重千斤。/p
李承志没想到,这个年代就有这东西了?/p
这号声能传这么远,竟真的把厮杀声压了下去,想来同时被吹奏的法号不少,怎么也要八九一十支……/p
正自猜疑,又听号角一歇,然后又响起了一声战鼓。/p
大法号加战鼓?/p
李承志的脑海中自然而然的浮出了《象王行》的旋律。/p
呵呵,难不成你还想给我演一出《国家宝藏》?/p
他脸色极快的变了好几变,又重重的吐了一口气。/p
原来城头上燃烟,指的是这个?/p
刘慧汪要出来了!/p
这阵,看来是冲不破了。/p
这种法号,连李文忠都只是听说,可见轻易不动用,很少示人,也更不可能放在营外风吹雨晒。/p
如此笨重的东西,突然就能响起这么多支,九成九是连夜抬出来的,更说明刘慧汪早有准备。/p
那刘慧汪的僧营,自然也早就枕戈待旦了。/p
仔细一想,也不意外!/p
这日这战势本就是叛军率先发起的,不说连李承志都是被李文孝的鼓声惊醒的,就说天还没亮,就有溃逃的官兵向西逃来,说明州城以南早就开打了。/p
刘慧汪怎可能没准备?/p
李承志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但他万万没想到,李文孝竟然又当了二五仔?/p
你要想降,要降利索一点,设了这么大一个局,引诱的我还以为今天就能灭了刘慧汪。/p
但我裤子都脱一半了,你玩这个?/p
要不是李文孝拼死阻挡,凭那一万余叛军兵败如山倒之势,即便冲不溃刘慧汪的僧卫,但紧随其后的三千重甲,也绝对能将其灭掉一两千。/p
不然李承志将三千甲卒摆到敌阵内,难道是来看戏了?/p
但看来已无可能了,别说刘慧汪的僧营,现在连李文孝的中军大阵都还没冲透?/p
况且,刘慧汪一旦露面,这些溃兵敢不敢继续往前冲还是个问题……/p
千万不要小看信仰的力量,这东西,根本用道理说不通!/p
越想越恨,李承志竟“咯咯吱吱”的咬起了牙。/p
胡保宗正自惊疑,又听李承志急声下着令:/p
“令车营停止进击,极力抛射……/p
命两翼骑兵前突,压缩纵深,尽快驱赶乱兵冲阵,并尽可能的保持机动性,坚决不可陷入乱军之中……/p
令步营保持竖阵不变,随时听令,准备突击或是后撤……/p
胡保宗,令辅兵营尽快拆墙,尽量拆宽……”/p
胡保宗听的眼珠子直突:李承志这军令怎下的这般奇怪?/p
你要打就打,要冲就冲,为何是一半停,一半进?/p
命令下的也是模棱两可,打都还没打,竟然就开始留后路了?/p
他转了两下眼珠,猛的反应过来:李承志这分明抱的是一旦不敌,退刻退兵的主意?/p
要不要这么怂?/p
他一脸狐疑的凑了过来:“那刘慧汪还能是老虎不成……这打都没打,你怎么知道敌不过?”/p
李承志恨声骂道:“你懂个屁?”/p
刘慧汪有多惜命?/p
李文孝在降书里写的清清楚楚:白甲军兵临城下,手下亲信劝谏刘慧汪法驾亲征,以振士气。但刘慧汪宁愿拼着和李文孝翻脸,拿其家人做要挟,让李文孝率兵和自己死磕,也不敢往阵前露个头。/p
但这么怕死的人,今天突然就浑身是胆了?/p
眼看大营已溃,败势已显,刘慧汪反倒敢站出来了?/p
这其中要没有鬼,我跟你姓胡……/p
要不是心想机会来之不易,李承志连这最后一次都不会试,甚至考虑是不是现在就撤……/p
军令刚下,各营就快速的动了起来。/p
刚刚摆好方阵,准备正面进逼的步营,又迅速的变换着阵形,变成两路竖阵,阵尾直抵李承志脚下的令台。/p
车营就地停驻,两翼骑兵则快速的往前压进,从高处看,只是几息的时间,三路大军便由“凵”型,变成了“丫”字型。/p
但李承志却发现,溃兵往前移动的速度,明显的慢了下来。/p
定是溃兵听到了那号角声,知道刘慧汪来了……/p
李承志脸色阴沉,紧紧的盯着着远处那杆越升越高的大幡。/p
幡旗足有两丈方圆,幸亏风大,不然都展不开。/p
仔细一看,中间画着一尊佛相,端坐莲台之上。左手拈诀,左执金杖,栩栩如生。/p
大幡刚刚长虹到顶,号角与大鼓齐齐一停,又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14184/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1418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两百零三章 显圣)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眀志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