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帅旗!”陶臣末用尽力气吼道。
曹焕得令,带着身旁将士边呼“黄翚战死”,便拼命的杀向敌方帅旗。
云卫将士早已形成默契,一人呼,万人随,很快,“黄翚战死”的呼啸声便振聋发聩,本就败局明显的渤州军彻底丧失了抵抗的力气,特别是黄翚身侧亲眼见到主帅战死的士兵不断败退更是加快了渤州大军溃败的脚步,还没等曹焕接近帅旗,护卫帅旗的士兵便被溃退下来的人群挤翻,帅旗瞬间淹没在汹涌的人潮之中。
龟石堡一战,云卫斩杀渤州精锐五万,擒获两万余,剩余各自逃散,自己也损失近三万余人马,此一战后,再折渤州十万大军,加之被王立阳阻杀的六万多人,渤州剩余兵马虽还有十来万人,但被各自分割,难再起大势。
伤痕累累的陶臣末亲自为黄翚收殓,尔后清点兵马,准备先与王立阳部汇合后移兵青冈,同时传令碧津的李文顾,移兵北上,目标青城。
在等到先行达到青冈城的三万人马之后,陆文昭收悉了陶臣末大军北上的消息,经过一番思虑,他猜到陶臣末是要去劫杀自己的大军,为了不让陶臣末得逞,在左右权衡一番之后决意带着这三万人马加之原来青冈的一万守军共计四万余人想前去接应黄翚,但还未达到龟石堡便听闻黄翚战败,知道大势已去,但当他得知王立阳分兵去截杀了自己的另外两路大军,便立马改变行军路线前去伏杀王立阳,此刻他已经没有太多办法,只是能断陶臣末多少触手便断多少。
也是刚经历大战的王立阳自然是想不到陆文昭会主动出击前来截杀自己,利用对地形的熟悉,陆文昭很快将王立阳部三万余人围在安丘山谷一带,王立阳自知不熟渤州地形,为避免被陆文昭剿杀,立马下令大军转向安丘山,陆文昭大喜过望,安丘山上虽有不少林木,但水源很少,且已临冬,越往高处越是寒冷,王立阳是急行军,并未带过多干粮及其他军资,他希望能在三日之内解决王立阳,如此一来自己便可以至少带着一场胜利退回佑州。
王立阳并不是不知道困守孤山会带来什么恶果,但是他没有别的办法,因为地形不熟悉,自己兵马的调度流转完全不是陆文昭对手,只有让自己待在明处才能更好防范陆文昭突袭,同时,时间一长,陶臣末如若没有收到他的消息定然会前来救援。
陆文昭敢冒险出城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余怀群将自己已达到周山的消息传给了他,并表示会到青冈与之汇合,所以他才敢没有那么多顾忌的前去与云卫周旋。
知道陆文昭已经带着兵马出城,余怀群果断召集兵马开往青冈,青冈留守士兵很是高兴,开开心心的将他迎进了城。
陶臣末毫不怀疑王立阳会取胜,因为就算他兵分两路去截杀北境退下来的那两股士兵,那也是以多对少,只不过他向西北行了两日却只是收到了其中一路的消息而不见王立阳任何音信,他不由得有些不安,立马传令暗探继续与王立阳部联络。
暗探依照王立阳既定行军路线一路打探,却不见大军身影,只不过在一处战场见到了不少尸体,暗探四处寻觅,寻得一个重伤难行的骁卫士兵,这士兵将大致情形对暗探讲了一遍,两名暗探在对其简单治伤之后兵分两路,一人继续前去寻找王立阳大军去处,一人立马传出消息让更多探子向同一方向靠拢并将眼前消息急报给了陶臣末。
王立阳半路被劫杀,这是预料之外的情形,陶臣末没想到陆文昭竟然敢在此刻铤而走险,但是细细想来,这也并不见得就是一件坏事儿,陆文昭出城,大家可以正大光明面对面的好好打一仗,还少了攻城的艰辛。他立马命魏文忠领两万飞云骑作为先锋前去救援王立阳,自己则带着剩余人马靠后押上。
陆文昭猛攻安丘山,王立阳则利用地形之便顽强抵抗,陆文昭寸步难进,王立阳也是疲惫不堪,但陆文昭看起来却也并不着急,而是不断催要前方探子消息。
很快,有消息传来说云卫援军已经朝安丘山方向来了,陆文昭立马派人向青冈传去消息,要余怀群立马出城从后夹击陶臣末。
陆文昭继续等了一日,估摸着云卫还有三十来里路就要到达安丘山的时候突然命令士兵停止进攻,然后一一燃起火把,山间的王立阳见此情形大呼情况不妙,急忙命令左右以沙土做掩体。果不其然,陆文昭下令放火烧山,在此刻,他已经彻底放弃了作为一名战将应保持的底线,为了打倒陶臣末,他可以不择手段。
四面放火引燃安丘山之后,陆文昭下令众兵隐于附近山丘,静待云卫前来。
魏文忠远远便看见了滚滚浓烟,心里顿时起了一阵不祥的预感,立马催打战马,加快进程。
安丘山丛林茂密,火势一起,便成摧枯拉朽之势,可怜王立阳部人马,此刻便如那林间走兽,只得亡命奔逃,或是被大火活活烧死,或是被浓烟生生呛毙,一些为了逃命逃出林间的士兵则被埋伏在山下的陆文昭部射成刺猬,一时间,哀嚎漫山,摄人心魄,这种惨烈的呼号不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13574/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1357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狭路相逢)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烟云公子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