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骁仿佛看到了救星,眼下朝中无人可用,他几乎已经开始在倒数大渊灭亡的时间了,尽管他也知道陆守夫有自己的图谋,可是他不想当一个亡国之君,只要陆守夫肯领兵南下,一解朝廷燃眉之急,他愿意答应奏折中所说的条件,只是不知道自己那位把持着朝政大权的外公会做何感想。
这时候,秦庸竟然进宫来了。
秦庸前来自然是为了陆守夫。
当他将陆守夫的提议说给宋尧听后,宋尧将陆守夫的奏折递给了他。
秦庸一脸惊讶,他不料陆守夫竟然同时给皇帝呈了奏章,更重要的是,陆守夫要求他不得再干涉军事。
“陛下心中已经有了定论?”
“宰相,国难当头,你常说要为大渊鞠躬尽瘁,如今你如何打算?”
“陛下准备照着陆守夫的要求做吗?”
“程锦尚起兵造反,打的是‘清君侧,诛秦佞’,事关宰相,现如今,陆守夫答应替大渊效力,也提到宰相,朕要怎么做?”宋骁沉声问道。
秦庸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哽咽道:“陛下,老臣为官数十年,无时不在为大渊谋虑,未曾有过一丝私心,无论是程锦尚还是陆守夫,皆是打着要诛灭老臣的口号而某私利,请陛下三思。”
“听闻你最信任的谋士安影栋已经失踪了对吗,还有,太贵妃出宫之后也已不见了踪影,这些人都抛弃大渊了吧,满朝文武,如今在朝上一言不发,更有甚者已将家眷全部遣走,他们都以为大渊要亡了吧,既如此,我们何不冒险一试,宰相你以为呢?”宋尧无力的问道。
“可是万一陆守夫言而无信呢?”
“大不了城破身死,和如今也没什么差别。”
“可……”
“朕不想当亡国之君,不想当亡国之君呐。”
秦庸无言。
“只是停掉你的军务,其他事情你当怎么做还怎么做。”
秦庸匍匐在地,依然无言。
陆守夫有八分把握皇帝和秦庸会答应他的提议,至于皇帝会不会禁止秦庸干涉军务他实际上不是很在乎,因为如今的秦庸只有两州之地,翻不起什么风浪,最重要的是他要将战火引到程锦尚身上,来之前,他就已经谋划好了一切,让鲜真骑兵去对付北弃,可以放缓北弃攻打滁州的脚步,而自己可以抽调几万人马,结合朝廷的十万大军,给程锦尚制造一些麻烦,如果可以,拿下渝州,将其控制在自己手里,压缩程锦尚的势力,要不然,他始终处在程锦尚、朝廷、北弃人的三面围困之中,这是个死局,打不开。
陆守夫并没有等太久,两日之后,秦庸来访,转达了皇帝的意思,秦庸亲口告诉他,自己今后不再干涉军务,但如果陆守夫出尔反尔,他定会与其拼个鱼死网破。
鲜真骑兵到达滁州之后,很快与北弃狼骑有了几次小规模的对抗,有余北弃主力实际上还在桐州,进入滁州的只是图兰骨柔与图兰博秀率领的小部分骑兵,所以鲜真人一开始占据了不少优势,但因为邱心志的安排,图兰骨柔等人并未打算在与其硬拼,只是走走停停,南北穿插,导致鲜真人很难正面对抗到其主力,两股骑兵就在滁州你追我赶,打打停停。
因为陆守夫的命令,陆文昭将主力全部驻扎在滁州边境,紧紧盯着北弃人的动向,而自从鲜真人来了之后,他就更有精力将时间用在对付北弃人身上了。直到收到陆守夫密信他才知道自己的父亲竟然在如此敏感的时候只身入泰安,且得了皇命,虎门关开启,允许滁州调拨六万人进关。
陆文昭一时不知所以,询问焦连宋,焦连宋也一时弄不清楚状况,但因为有自己父帅的亲信前来提兵,陆文昭只得照办,经过几番打听,来人才告知陆守夫已经决定要亲率大军代朝廷讨伐程锦尚,如此一来,焦连宋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泰安为何没有丝毫消息传来?
实际上他们的人在陆守夫到泰安后不久便探听到了消息,只是不知道这陆守夫前往泰安具体为何事,尽管安影栋临走之前做了不少安排,但因这些人不是秦庸身边人,导致他们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最为准确的消息,所以当得知具体消息时,事情已经发生很多了。
瞿红袖得知陆守夫秘进泰安,一开始也并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只是隐隐觉得事情可能有些蹊跷,待最后准确消息传来,陆守夫已经整兵南下,她与戚凝玉权衡了很久,决定先压着消息而不向程锦尚透露,一来无法解释消息来源,二来让程锦尚吃些苦头也有利于自己计划的推进。
前方探子传回消息,陆守夫领十多万大军汹汹而来,目标直指蓉州,程锦尚一时有些惊慌,好好的,这陆守夫怎么带着朝廷大军从中州而来?是不是探子搞错了,接连几封密信传来,他才觉得大事不好,立马传信蓉州,要王立阳加强守卫。
因为王金易身受重伤,无法主持军务,而陈振纲又瘸了一条腿,行动多有不便,程锦尚本意让二人会渝州将养,但这二人却说无性命之忧,便可继续在军中做事,只是因为有伤在身无法事事躬亲,所以蓉州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13574/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1357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天机神枢)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烟云公子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