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凝玉慢慢冷静了下来,再加上安影栋这么一说,心里也就更加透彻了,缓了缓,说道:“本宫实在是让朝廷的这些草包给气得失了理智,不错,不是人人都那么好利用,总会有程锦尚这样的意外,本宫适才说的话先生也就听过则忘,接下来,咱们的计划还是得逐步进行。”
“娘娘放心,属下可是什么都不记得了。”
“佑州情况如何?”
“这秦庸当真是老谋深算,他从佑州抽调兵马之后并没有并没有立刻派太子前去,而是先观望观望了宋尧的动向,见没有异样,才让太子出发的,现如今,已经到了有几日了。”
“先生这一招是真高啊,让太子与长宁王直面相对,还真说不出擦出什么火花呢,到时候咱们这位宰相可有得忙了,先生可想好怎么做了?”
安影栋奸邪一笑,说道:“娘娘放心,属下已经传令焦连宋,让他加把火,应该很快便会有结果了。”
滁州,长宁王王帐。
一个小太监正瑟瑟发抖的趴在地上。
长宁王宋尧手中拿着皇帝的圣旨和太子写给他的信,正不断的吼骂着。
圣旨自然是按照秦庸的意思写的,内容无非是功表长宁王在滁州驱逐北弃人的事迹,然后便是让他继续发扬皇室子弟的英勇豪迈,移师桐州,协助冉明栗将北弃人彻底赶出大渊国境。
至于这封太子的亲笔信嘛,内容自然也是秦庸敲定的,你是我弟弟,我不想和你手足相残,既是先祖例制,立长不立幼,且我还是嫡长子,你啰嗦个什么劲,你打北弃那股精神我喜欢得很,所以眼下呢,我已经到中州了,滁州呢你也可以放心交给我了,你就带着你的大军去桐州继续打北弃人就是了,哥哥很疼你的,所以一直在父皇面前替你求情,哪怕你的御医陷害于我,父皇也没有说是你指使的,只要你继续效忠父皇,效忠我这个正统太子,然后乖乖的去桐州,那我将来就给你个亲王当当,然后兄弟联手,共攘外敌。
太子的信虽然言辞恳切,但意思很清楚,大渊将来的皇帝是他,不容质疑,你要想不备天下人耻骂,就好好的当个贤王,不要想那些有的没的,再加之圣旨一压,营中大将自然也就知道了,跟同长宁王作乱无异于造反,孰轻孰重,自己把握。
宋尧当然不高兴了,你这太子之位怎么来的,自己心里还不清楚吗,你天天在皇宫待着,不思治国御敌,让别人把这江山搞的千疮百孔,这下好了,我幸幸苦苦打下的滁州,你还有脸来要?
一通臭骂,宋尧将那小太监给骂了回去。可是骂归骂,现在太子到了佑州,虽然这个太子之位来得不甚光明磊落,但毕竟是皇帝御笔朱批的,宋尧心中虽有怨气,但是却也不能在这个时候明令攻打佑州吧,不然自己之前在滁州的所作所为岂不是成了空口一说,虽然滁州将士现在是追随在自己身边,但那毕竟是建立在他驱除北弃人的基础之上的,军中不少将士与秦庸依然有莫大的干系,眼下公然抗旨,实在太不明智了。
宋尧虽然接下了圣旨,但也没打算现在就要行动,他还得等等看。
过了一日,又跑来一个小太监,说是太子派来的,之后当着众人的面说太子已经出了佑州,要亲自来滁州与宋尧见面,以此消除兄弟间的间隙。
众人劝说宋尧小心其中有诈,特别是宇文甫,他不相信这太子会这么从容,陆文昭也建议先不要理睬他。
但是宋尧却以为,太子都敢离开佑州渊军大本营,他要是不见,那岂不是显得自己胆怯,所以还是决定要见。
这小太监说太子不相信宋尧帐下的将士,所以不能来他营中相见,要求约定在滁州守军大约二十里之外万佛崖相见。
宋尧一合计,万佛崖离自己的大本营很近,但是却离佑州驻军有近百里,自己的太子哥哥既然敢豁出去,那他还有什么好怕的,所以便带着从泰安投奔自己的宇文甫和两百亲卫前往,而让陆文昭点好大军,随时准备接应。
万佛崖地处滁、佑交界,隶属滁州,由滁州本营出发,不到十里路,此地山石严密,草木稀疏,藏不了什么伏兵,倒是山头上有不少佛像雕刻,据说当年这里曾有庙宇,且香火鼎盛,但后来因为失火,庙宇被烧成了灰烬,再加之官道改道,这里便慢慢凋落了,如今庙宇难寻,只剩不少残缺的佛像隐隐而现。
宋尧带着亲卫来到山下,并没有急忙上山,而是先让这些卫兵上山搜寻了一圈,并未见什么埋伏,之后这才缓缓来到一处平缓地带,山头并不高,也没什么遮挡物,极目远望,四面都可以见个大概,却并不见佑州方向有什么人来,宋尧不由得有几分急躁,这太子搞什么鬼,又约莫等了半个时辰,还是不见有什么人来,宋继突然觉得有些不对劲,但是又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略一沉思,便即带着亲卫离开。
刚走下山头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13574/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1357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万佛崖)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烟云公子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