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旺笑道:“这是宫中的规矩,还请李少侠不要为难曹某。”
“既然是宫里的规矩,那便依曹先生所言。”
少年小心翼翼取下背上的翠渠古剑,将它交于曹旺之手。
然而另一柄被布料紧紧缠绕起来的仓颉剑,李子衿却依然将它背在身后。
曹旺微微歪过头,问道:“李少侠,还有一柄?”
李子衿摇头道:“那是文剑,而且,我不会让此剑出鞘,曹先生尽可以放心。”
曹旺微微皱眉,心中仍有忧虑。
不过此刻,门内却忽然出现了一个清冷的声音。
“无妨。”
在那之后,曹旺才推开那扇门,先行一步迈入。
李子衿紧随其后。
在少年与武夫一前一后迈过门槛之时,山水再次颠倒过来。
天还是那个天,地还是那个地。
终于不再感到头晕目眩,李子衿原地站定,卸下一身灵气和武夫真气,从口中缓缓吐出一口浊气。少年运转的呼吸吐纳法门,一直是初入长生路上时,苏斛教给他的那个法子。
不曾忘记过。
李子衿环顾四周,发现自己来到了一座院落里,四周皆是各色各样的宫殿,而眼下少年所处的宫殿,位置其实比较偏僻,距离那扶桑皇帝的寝宫和朝会的正殿,都相当远。自然,此处也不可能是妃子们的后宫居所。
院内左右各有一口井,井上两块锁龙绳。
若无意外,那么这院子里的两口井,便是传说中的“锁龙井”了。
李子衿曾在那本金淮县志中看到过,据说曾经的上古时期,寰宇之内,洪水横流,平地水浸,民不聊生。有圣贤为民解困,率民之水。
那位圣贤也颠覆了以往古人的治水方法,他说治水一事,堵不如疏。
圣贤疏导洪水,引水归河,最终倾入大海。
当时有一头无角母龙,名曰“蛟龙”,乃是扶摇天下水裔之首,生平喜好兴风作浪,引发洪水。“蛟龙”见那位上古圣贤治水有道,显露陆地,海河安澜,危及龙宫,
便率领水蛇、龟鳖等一众水裔精怪,共舞狂潮,使得扶摇天下,数州陆沉。
海水一度淹没扶摇数州之地,曾险些将一座天下,就此“拉入海底”。
那圣贤利用母蛟喜欢引水上涌的特性,令臣民立于山巅,等待蛟龙涌上来时,以滚木、滑石击之,蛟龙屡战屡退。最终被困于颍河,被圣贤命人将颍渊堵住,母蛟被迫归海。而母蛟归海以后,那位圣人又命人跃入水中,以捆仙绳掷套,缚住母蛟。旋即于高阜处挖一深井,立上桩柱,把母蛟锁入井中,令其永世不得出来。剩下那些鱼鳖虾蟹之类的水裔子民,便生存于江河湖沼之中,再难为祸人间。
蛟龙败下阵来以后,那些血脉正统的远古水族后裔群龙无首,树倒猢狲散,以至于后世子孙四散,当年留下的正统龙族,如今留在了东海龙宫,而曾经四散离去的水族后裔,则变成了如今潜伏在扶摇天下五湖四海之中的零散水裔精怪,指望着能有朝一日,问祖归宗。
圣人并未对龙族水裔赶尽杀绝,在恢复几州陆地以后,与东海龙宫正统签订“无事则”,意欲将正统龙族约束在东海海底,不得擅自兴风作浪,再度为祸人间。
而天道同样给东海龙宫之外的水裔精怪们,留了一条后路。
这便是后来的——跃龙门一说。
鱼过龙门,入海为龙,是天道留给世间那些无名无分的水裔的最后一条正统道路。
这便是第一口锁龙井的由来。扶摇天下世间,后来的锁龙井,几乎全都是仿造第一口锁龙井的方法制造的,而且自然,每一口锁龙井,井底都锁着蛟龙之属。
金淮城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记载,是因为当年的圣贤,在治水之时,便是将那母蛟逼入了淮河的水域分支——颍河之中。而那条淮河,就在金淮城向西一百里。
院中有三人。
一位女子,绾那盘龙髻,罗衣添香,金钗玉簪,缓缓行走,步步而摇,远观此人,便知晓其身份尊贵,方才从门中传来的“无妨”,便是这位女子的嗓音。
她面容却不似嗓音般清冷,李子衿见那女子,眼中一点笑意,眉间有那梅花印点缀,睫毛狭长,眸似桃花,一张樱桃小嘴,绛唇点缀。
只说姿色,兴许不如那山上仙子女修般惊艳绝伦。
若论气质,怕是十几个山上仙子,也不够眼前女子一人打的。
女子立于红墙绿瓦之中,四面环殿,身上唯有金钗玉簪,并无其他穷奢极尽的名贵物件,只穿一件合身罗衣,便尽显尊贵气质,仿若居高临下的君王。
院子里另外二人,便是李子衿和曹旺。
曹旺进门以后,率先跪地,朝那女子行礼,正要嘴上说话,不料那女子却摆手道:“免礼。”
赶在他叫出她的尊称之前。
那位武夫只好起身,心中惶恐。
李子衿转头问道:“曹先生,这位是?”
在搞清楚对方是世子妃还是皇帝的某位妃子的情况下,李子衿不敢冒然开口。
曹旺却未直接回答少年,而是望向那位气质雍容的女子,她笑着接过话来,朝李子衿微微施了个万福,微笑道:“我不过一介女子,何足仙师挂齿。”
少年愣了愣,这话分明是之前曹旺询问自己师承何门时,自己拿来怼他的。难不成那女子,全程听见了曹旺与自己的对话?
似是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13447/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13447.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两百三十章 锁龙井锁龙)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祠梦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