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四人,三年后也都不负众望,分别考上了楚江大学和楚江师范大学。前者是985,后者是211,都是国内名牌大学。
林雪松中考失利后,只得就读于教学质量差劲的翠溪中学高中部。
这所偏僻的乡镇高中,当时每年高考能考上大学(哪怕是专科高校)的毕业生寥寥无几,有些年份甚至一个都没有。
师资水平每况愈下,生源质量逐年下降,恶性循环不断,办学前景黯淡。很多学生眼看考大学打工去了。
林雪松虽然在如此惨淡的高中就读,但他刚开始并未放弃,而是更加努力地学习,苦苦追赶。
他觉得,只要自己努力拼搏考进全校前三名,还是有机会考上大学的,甚至还有可能考上一所本科院校。
可是直到高三上学期,虽然他尽了最大努力,但却从未考进全校前五名。
沮丧的他,难免产生了一丝绝望。
就在这关键时候,在外打工的父亲遭遇工伤事故,身受重伤,全家人的顶梁柱倒下了,经济状况极度窘迫。
此次家中变故,终于让林雪松彻底放弃了苦苦坚持的大学梦。
林雪松只有一个大他一岁的姐姐,身为父母唯一的儿子,他必须要承担起男子汉的责任,挣钱养家。
他从未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默默扛起肩上的重担。
在当时的农村,大部分青少年初中毕业后就结束了学生生涯,要么外出打工,要么留在家乡,反正都得开始为生计辛苦劳作。
继续读完三年高中的农村学生并不多见,其中有机会上大学的人,更是凤毛麟角。
相比起来,林雪松觉得自己读到高三上学期才辍学,多学了不少知识,已经算是比较幸运的农村伢了。
不过,今天晚上,当林雪松偶遇文羽风和杨晓雪时,他在兴奋之余,内心深处还是难免感到一丝羡慕和酸楚:
三年前,咱们仨还是朝夕相处的友好同学。现如今,你们已是大学校园里的天之骄子,而我呢?
虽说我现在也生活在楚师校园里,离杨晓雪很近,离文羽风也不远,但我只是一个住在简陋板房里的苦力民工,而已。
每天早上,当我看到校园里一群群衣着整洁光鲜的同龄人,背着去教室上课时,我会忍不住幻想自己也是他们中的一员。
短暂的白日梦之后,我不得不回到现实,穿着沾满尘土污渍的衣服,在建筑工地上挥洒汗水,伴着风吹日晒,雨露霜雪,日复一日地进行着繁重又枯燥的体力劳动……
残酷的现实对比,很难让林雪松摆脱那该死的自卑感。
虽然文羽风对他的态度依然友好亲近,但自从三个月前开学那次相聚后,他除了主动打过几次电话聊聊天,并未应邀去楚大校园找这位大学生好友玩。
甚至,他故意不告诉文羽风,自己上个月已经跟随建筑队搬到了楚师校园,就住在校内工地的工棚板房里。
这里距离楚大校园内文羽风的寝室,也就步行二十来分钟的路程。
他怕文羽风知道后,可能会主动过来看望自己。
他不愿对方看到自己劳动和生活的场景。
工地上,灰尘弥漫,噪音不断,还可能会踩到钉子;板房里,凌乱拥挤,汗臭脚臭熏死人,工友们大部分休闲时间都在打牌聚赌,喧闹不堪。
林雪松觉得,这实在不是一个文质彬彬的大学生该来的地方。
因此,寒暄过后,当文羽风问起工地具体地点时,林雪松赶忙岔开话题:
“你们俩这是在约会吧?衷心祝贺两位好友成为恋人!”
文羽风满脸尴尬,赶紧摇头否认:“不不不,我们俩还只是普通朋友。”
杨晓雪更是羞红了脸,随口撒谎圆场:“我们都想去看一场露天音乐会,正好顺路同行而已。你要不要和我们一起去瞧瞧?”
这话刚出口,她就后悔了,心里暗自焦急:
真要是三人一起去,那我如何找到机会表白呢?林雪松,你可千万别来当电灯泡啊!
更糟的是,她随即就听到文羽风傻乎乎地附和:
“对对对,我们三人这么巧相遇,正好一起去看演出,就在莲花公园,出了前面校门就到了。看完演出后,我请大家吃夜宵,咱们仨难得相聚一次,一定要好好聊聊!”
盛情难却,林雪松也没多想,高兴地答应了。
事已至此,杨晓雪肠子悔青了也没用,只好怏怏不乐地跟在他们身后――
走在前面的文羽风和林雪松,此时正勾肩搭背聊得热乎呢!
露天音乐会的现场很热闹,歌曲也很好听,他俩饶有兴致,只有杨晓雪心不在焉,根本没心思欣赏。
一直到了夜市的烧烤店里,酒菜和烧烤开始上桌了,杨晓雪心神不宁的样子还没有改观。
林雪松这才发觉有点不对劲,于是关切地问起:“晓雪,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啊?感觉你经常走神,似乎有点无精打采。”
杨晓雪赶忙笑着掩饰:“没有,我只是感冒还没痊愈,这两天没睡好,所以精神不佳。”
“原来是感冒了,那你少吃点辛辣的烧烤,容易上火,可以喝点温补的热汤养养身子,”林雪松扭头大声喊道,“老板!我们这桌来一碗排骨藕汤!”
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排骨藕汤端上桌,杨晓雪喝了一口,一股暖流从嘴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08983/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0898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5章)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风华长歌.QD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