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张氏早先愣了一下,好在这些年过去了,她便使性质没有太大的转变,但好歹见地多了,起码能看懂刘冬儿想要表白的意义:“是了,说起这件事儿,倒也是个困扰。这不是睿哥儿大了,想给他寻门婚事,可刚刚冬儿提示了我一句,我才想站起里的祥哥儿还没有订婚呢。大嫂,你也晓得我关于这些事儿不善于,便盼着你能给我帮协助。”
刘冬儿不由得嘴角有些抽搐,虽说托付他人协助说清楚来龙去脉是该当的,可也用不着这么实诚吧?
这纰漏庶子是正常的,但连庶子的婚事都不放在心上,还想要旁人的提示,未免也有点儿太……何况,祥哥儿还不是一般的庶子,而是刘家的庶宗子!
好在刘家大太太素来都是清楚刘张氏的性质,内心怎么想的不晓得,但起码面上却是半点未露。
“都是自家亲戚,说什麽帮不协助的?真要是算起来,我们母子俩给你们添了多少困扰呢?如果是能为弟妹解些抑郁却是再好了。只是不晓得,弟妹想要挑个如何的人儿?”
刘张氏踌躇了一会儿,最终还是将眼光落到了刘冬儿的身上,如果是她亲生的后代,她自然是有千百个请求,只盼着后代们都可以美满一辈子。可这是庶子,又是通常里不怎么来往的庶子,在刘冬儿说这话之前,她都记不得家里有这么一号人。
如果是苛待了庶出后代,作为嫡母势必是会被人说闲话的,弄不好还会被良人责怪。可却不代表嫡母一定要对庶出后代上心,大体面上过得去,谁会在乎庶出后代婚后是否美满?
当下,刘家大太太便点点头:“我清楚了,我看便照着我名下浚哥儿的老例好了。”
大房除了嫡子洐哥儿以外,有一个庶宗子名唤浚哥儿。洐哥儿出身得晚,在他没有出身之前,那刘浚却是当做嫡子养的,只差没有记到刘家大太太的名下,等洐哥儿出身,刘浚一下子便失宠了,特别是刘家大太太还生怕多年的大少爷地位,让刘浚忘却了身份,而后那些年刘浚的生活过得是真心不大好。
这体面刘家大太太还是要的。
在刘浚十三四岁的时候,刘家大太太便为他放置了一门婚事,对方也是官宦人家的小姐,只却是庶出的。但关于刘家大太太来说,这庶子配庶女那是再好的事儿了。刘浚及冠后,这婚事便算是办妥了。刘浚成亲后的第二个月,带着分给他的一份安家费,便离开了刘家。
这些事儿还是当初在泸州城的时候听人家说起的,虽说刘家大太太是有些拒人千里了,刘浚当初也是养在她的膝下,严格来说,她的做法也没错。这庶宗子关于嫡母来说本便是一个为难的存在,特别是当嫡子尚且年幼。
“照浚哥儿的老例便好了,娘,您说是吧?”
刘张氏连连点头:“如此便好了,对了,最女人能快一些,我还想早早地为睿哥儿打听打听呢。”
这便是嫡子和庶子的差别,偶然候想想,还真悲恸。
刘冬儿苦笑地摇摇头,她的膝下并没有庶子,这倘如果是有了庶子,怕是还不如刘家大太太和刘张氏呢。想想也是,如果是亲戚家的孩子势必是会疼惜几分的,哪怕是跟自己毫无血缘干系的孩子,如果是真的养在了身边,刘冬儿觉得她也会对孩子好的。可倘如果那孩子身崇高着她良人的血,却跟自己没有一丝一毫的干系……
漠视生怕是很稳健的办法了。
幸亏,她用不着忧愁这些事儿。
睿哥儿的婚事临时不必费心,祥哥儿的婚事有刘家大太太帮衬着,也可以安心了。这的刘家由于刘家二老爷的辞官,从官宦人家沦落为商户,随着睿哥儿的高人一等,哪怕现在他身上还没有任何官职,却也足以让刘家在外的名声更动听了。
只,祥哥儿只是睿哥儿的庶出哥哥,又是不会分得产业的,那明眼人也能看出来,便使将自家女士嫁给了祥哥儿,怕是也不会跟刘家搭上干系的。也因此,祥哥儿的婚事是不会太好的。
可那又如何呢?
官宦人家看不上祥哥儿,那便找商户人家好了。这嫡女自然是不肯嫁的,那便找庶女好了。不太过度,说出去也能听听,不便完事儿了?这重头戏在于睿哥儿的婚事,至于祥哥儿……
除了他自己以外,又有谁会在意呢?
托了牙婆去打听,刘家虽说在京城不算什麽,可究竟也是比上不足比下多余的。加上刘家的请求也不高,牙婆很快便递上了好几家女士的环境。有刘家大太太帮着掌眼,刘冬儿是一点儿也不担忧。才十来天工夫,便传来了好信息。
人选已经定下来了,也派了牙婆上门提亲,对方已经应下,也没提什麽过度的请求,连相看都免了,只等着选好了日子直接便可以拜堂成亲了。
刘冬儿问了问来传口信的婆子,得悉对方的家属居然挺不错的,算是官宦人家,只当家的是个闲职,空有地位没有实权的那种。而且虽是庶女却也是庶长女,因着嫡母膝下有五个嫡出的儿子,却没有一个亲生的女儿,倒是对她不错。听着好像挺不错的,可刘冬儿隐约觉得这里面好像有点儿问题,可临时半会儿的却是说不上来是怎么一回事。想了好久也没想清楚,也便懒得再思考了,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08678/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08678.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158、帮亲不帮理)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花花香我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