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露的问题不止于此。我目前似乎还是没有十分适应单纯的网文写作方式(虽然我写的比不上很多网文,至少比《我也许能做英雄》要好,嘿嘿)我发现直播这个设定,在我目前已有的更新内容之中露出很少(最近的几章直播的因素露出更少了)。这方面暴露的是我的设定和写作方式两个问题。
但还是有收获的,我大概知道了我构建“高中联合测试”这种情节是不行的,这种脱离整体的单独大纲的构建方式也是不行的。
于是有了新的尝试,就是最近的“小学当老师”情节。
我的设想是,通过主角团他们接触的小学生互相映照,起到我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做到很好的人物形象塑造。
如果你仔细回想的话或许会发现,我的几个主要角色没有任何可以被识别出来的点。角色们的形象、性格、思维逻辑也很不清晰,是扁平的,甚至比不上脸谱化的角色。很像我在《我也许能做英雄》中塑造的一个个角色。
当然《英雄》这本书,后期配角们面临了一个个选择,最终也稍微有了一点角色形象和逻辑,但当时我并没能意识到并总结学习这一点。李二和冯不识两个主角到目前为止都是扁平化毫无yù_wàng毫无特色的工具人。
我在这本书里尝试让冯不识做出一些选择体现人物特性。比如说和陈并霜的相遇,李日天已经打算在野外跑了,冯不识却挥舞着火焰迎难而上(顺便一提,我目前为止的更新章节里,我自己最喜欢第十章的动态描写,虽然情节推进并不多,但是读起来有画面感。)。选择有了,但不是很符合逻辑,太突兀了。我在前十章没能塑造出主角的任何形象,他这么做有点反常理。所以塑造的不是很成功。
“联合测试”情节里,我尝试丰满配角梁志超的形象,仍然以失败告终。
我当时没有意识到为什么,后来的总结复盘之后,我个人认为是:这些角色在加入到故事开始之前的人生一片空白。这是我的思维惯性导致的,因为以往写过的那些故事角色我都这么写,有问题,我不知道在哪,但故事能强硬推行下去。
如今这么久之后我再回望,我意识到很重要的一点是改变。角色的选择改变体现了角色的性格特征,通过改变和选择来塑造一个角色。
改变就是传递信息的方式,不论是某个动作、某句话、某种文字、某个声音、某个画面。它们通过动作框定、纸张上印刷、声波的形变、物理空间中的变化这些方式,让所有的接受者意识到什么东西不同了,这个不同就是传递到的信息。
但改变是需要一个参照物的。我还能记得的高中物理知识中,对于运动和静止都是需要一个参照系的。角色在开始故事之前的状态经历历史就是他们的参照系。和这个参照系不同,就是他们的改变,他们是沿着过往的那条线走下去还是突破了自我,这些就是改变能够让人认知到的信息。
“小学老师”情节里,我设置他们每个人都有相对应的某个学生。替身使者之间会相互吸引,相似的人也会。一个人与另一个相互吸引或是相互讨厌,一定是某种相似的特质在起作用。
老师和学生,互为镜子。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交代几个主要角色的过往,他们的yù_wàng和选择,他们的改变。这样人物形象的框架不就立起来了嘛!
设想得很好,不知道到时候能实现几成,但总要做嘛。
这次的尝试还有一个新的点,我在尝试新的情节构建和大纲构建方式。具体的话我参照了b站up主宝剑侍从的“意外——行动”的构建方式,效果还是有的。
整个故事走向变得格外清晰,比我以往的每天“灵机一动”式的更新有了更好的上层结构,这样能保证讲的故事发力点是稳定的。目前我还在努力完善它。
这一周最近的几章更新还发现的问题是,我单章的结构有些松散。
就像是高中时期的命题作文,老师给了一个题目我离题了,文章的论证没有围绕着这个展开。
我的解决方式是开始故事之前用一句话概括这一章的大纲,然后写出我觉得能成为吸引的点,然后慢慢写。目前还看不出成果。
最近还有一个感受,是写完第三十八章“笼中鸟”之后感受到的,那就是:单章两千字作用的故事能够承载的信息量是有限的。应该聚集文章力量只讲一件事情,不要想着什么都要讲,那样只会什么都讲不好,文章太过松散。长篇上百万字也同理。这个感受过往也有迷迷糊糊地察觉到,第三十八章是明显察觉到了。
我在写第三十八章的时候要写的是“意外——行动”中的意外,这一章应该写的是决定后面五到六章内容的引子。
整个“小学老师”情节核心想讲的是主角团和主角团们相对应的那些孩子们的成长。成长的开始需要有一个起步,本来应该写他们这些“幻想难民”的孩子们在学校里如何如何顽劣,然后经过主角团的教导变得如何如何。
后来的实践过程中我发现用顽劣这个概念来形容那些“幻想难民”的孩子们不妥。他们一切现状的最主要原因是“幻想之战”这件事,是日渐紧张的聚集地资源无法应对逐渐增长的“幻想难民”人口。是环境的原因,并不是一句“他们自己不够努力”就能简单概括的。几经挣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08202/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08202.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1个月写作总结——为了不断更)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未有澜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