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秀芳一边说着,一边看着二太太邱科云,以及四太太许怀梅。
大太太胸有成竹,她笑呵呵的望着孙秀芳说:“这个问题,我早就和刘志龙商量国过。在那老和尚来小洋楼贴下七字真言符的
那一天,我就有将小学优托付给他的愿望。但是,他不想刘学优成为舞刀弄枪莽夫野汉的俗人。在马良寺,除了六根清净,吃斋
念佛。剩余时间,除了种地耕着,就是练武强身。刘家庄后人,大多数以文公武略进取。而不是像马良寺僧人,以武造就德性。
乱世之秋,习武之人,以武报国,更容易身先士碎。三太太,这一点你还没那老和尚想得周到。怎么说,他也是我刘家大院走出
去的出家人。对待寺院生活习俗,他最具发言权。”说完,大太太望了望孙秀芳,看着他摇摇头,把个孙秀芳弄得不知道有多尴
尬。因为,她本以为大太太没有考虑男女有别这件事。
可她还是不服气,虽然没有得到大太太认可,至少刘学优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一个大男人和一大帮尼姑为伍,将来他会怎么过
?所以,孙秀芳继续对大太太说道:“大姐,那小学优现在七岁还好。等到十几岁往后,总不至于继续住在尼姑窝里吧!那样地
话,有点勉为其难这孩子了吧!”孙秀芳有点情绪波动,四太太拉着她,不让她站起来说话。因为,孙秀芳有一个毛病,情绪一
激动,就是指手画脚对着人,四太太是深受其害。万一,她控制不住,对大太太也这么做,岂不是遭惹家法伺候么。
谁知道大太太连看都不看她一眼,嘴里喃喃自语道:“一等人自成人;二等人,说服教育成人;三等人,打骂不成人。所谓车
到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放心吧!尼姑庵虽然都是尼姑。可小学优一枝独秀,从尼姑身上学一些在男人身上学不到的东
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出污泥而不染,才是好男儿本质,就这么定了。”大太太语气中挟插着不可迂回的紧定,三太太心里
有所不服,哪怕刘学优是她亲生的大儿子刘世全的孩子,只要大太太在世一天,刘家大院就轮不到他孙秀芳做一天主。不服也得
服,要不然祖上立下规矩,家法伺候,我看你孙秀芳还知趣不知趣。
说实在的,四个太太没有一个不心疼刘学优。因为,儿子女儿都已经被她们疼大了。四太太的女儿也在他爸爸做生意的县城读
书,今年已经十四岁。所以,让这些太太们心疼的只有刘学优一个孙子。女的不算,单品刘家大院男人们,五个儿子,就合养一
个独孙子,你说,谁不把他当宝呗!所以,才有今天的送刘学优去靖安寺的打算。要不是赵春花上吊之死,小学优早进入靖安寺
了。今日送来,一样是慧静大师掐算日子,同样,也是黄道吉日。
随着大国子赶车的一路“铛铛铛”铃声响起,马车披着晨雾向靖安寺奔驶。“太太,请坐稳了!”大国子每嘱咐四个太太一句
,便是挥鞭“叭叭”抽马屁股的时刻。三匹高头大马,争相奔跑,挂在他们脖颈的铃铛,随着骏马的奔驰,有节奏的响个不停。
对大国子来说,在刘家大院赶马车,带人比拖货的机会多。那账房先生或者太太们一出脚,非大国子出动不可。当然,家丁和四
小姐出动,那肯定都是骑单马了。
今日的靖安寺,也不是没有举动。因为,那许正秀尽管对刘员外恨之入骨。尚若不是刘员外为了自己声誉,她许正秀和刘志龙
又怎么可能成为和尚、尼姑。恐怕,这一会早就儿孙满堂。不管怎么说,那刘学优也是她的孙子不是。大太太为什么决绝地要将
刘学优放在那靖安寺抚养。其实,这个里面暗藏着一个巨大秘密。那许正秀曾经带着身孕进入靖安寺,那么客观要问,那最后孩
子呢?
孩子不是别人,正是刘世全。因为,孙秀芳和许正秀同一天羊水破裂。接生婆赶到孙秀芳房间的时候,接生下来的确是个死胎
,而许正秀却生下个大胖小子。你说一个小尼姑,怎么可能让她在靖安寺带着自己儿子修行,岂不是有辱佛祖神灵。刘志超得知
这一情况,赶快将孙秀芳生下的死胎于许正秀生下的孩子调换。然后,给两根金条,分别塞给两个接生婆。作为封口费,并嘱咐
其对谁都不要讲。
所以,三太太到现在都以为那刘世全真的是她亲生儿子。而许正秀因为自己生了个死胎,至今对刘志龙心怀愧疚。所以,无论
孙秀芳如何这般反对刘学优进入靖安寺,大太太依然义无反顾。因为,刘志超在临死前,对大太太做了交代。要求她对孙秀芳守
口如瓶,要不然,那孙秀芳知道实情,定会生不如死。因此,大太太宁愿冒着被孙秀芳嫉恨,也绝不对她说出实情。这就是老爷
对大太太最尊重的地方。
当然,大太太也不辱使命,哪怕二太太是自己亲表妹。她也只字未提,那刘学优便是靖安寺老尼姑亲孙子。也是老和尚刘志龙
的亲孙子,他们俩才是真正的血缘关系。而孙秀芳于刘志超,只不过帮助他兄弟刘志龙代培养儿子。或许,作孽的,还真是刘员
外。所以说,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07924/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0792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八十九张 慧静大师)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华夫子谢谢您的支持!!